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探究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解决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民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几百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又较低,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问题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巨大

 

  到2005年末,中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其中,农业人口约为7.5亿,占57.01%。近些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种植业劳动力人均负担耕地规模有所增长;而且目前中国可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即便在维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种植业需要的劳动力会进一步降低;加上加入WTO将造成农业就业机会进一步减少等因素,中国农业仅有1亿~2亿从业人员就足够了,剩下的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

 

  据估算,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接近16亿。这意味着从现在起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人口还要继续增加,因此要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领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异常艰巨。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限制多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使农业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缺乏竞争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农业劳动力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仍有许多制度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制度等,这些制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城镇化比例不高,就业机会少

 

  在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小城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中国的城镇化比例不高,严重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及结构调整的进程,影响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另外,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等政策体制不完善,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影响。

 

  (四)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特色之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不仅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也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道路。但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影响劳动力就业;乡镇企业就业成本提高导致精简人员,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在逐渐放缓。

 

  (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没有真正实现

 

  目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是自发和无序的,尽管许多农民已不再从事农业甚至已不居住在农村,却仍然拥有土地,大多数农民每年往返于城乡之间,依然是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外出打工。他们在外打工三五年后“回流”,即使在城市时间较长的打工者,其“回流”的比例也相当高。由于他们并没有把户口迁移到城市,也没有在城里购买固定的住所,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或迁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实现。

 

二、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粮食和其他食品的产量也大幅增长,从而造成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与转移。日本农业对剩余劳动力的释放主要是围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行的。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第二个时期是战后到70年代初,第三个时期是70年代后。到80年代,日本农用机械日趋大型化和高性能化,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10%,完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

 

  (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非农业部门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也就是其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工业增长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劳动力转移最为迅速的时期。劳动力的转移不但缓解了农业劳动剩余问题,对缩小地区差距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直接推动城乡一体化,使城市和乡村的界限逐渐模糊。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兼业性

 

  农户兼业,是指农户家庭在不完全脱离农业的条件下,通过向市场提供非农产品或劳务以增加货币收入的活动。农民兼业基本成为日本农业经营的固定形态,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兼业化的程度越高。

 

  通过兼业,日本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农家的生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兼业化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它顺应了土地小规模经营的特点,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三、中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

 

  日本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和可借鉴的地方。通过探究日本转移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解决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转移背景的比较

 

  日本经济增长的黄金期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近20年的时间里,日本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从一个后进的工业国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世界经济大国。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商品的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大,固定资本投资大幅度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日本的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在此时完成。

 

  同日本的情况相同,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城市经济始终高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日渐扩大。农村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排挤出来,转移到城市。

 

  然而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贸易为依托的,因而其中小企业众多,城市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比例相对较中国大。而且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前就是近代化的工业国,农村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6.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相对于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并不是很大,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完全有能力吸纳这些转移的劳动力。

 

  (二)转移原因的比较

 

  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很快,日本城市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商品价格迅速攀升,城市工人工资上涨也十分迅速,远远高过了农村的工资增长速度。正是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别这个决定性的因素才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迁移。

 

  与日本有所区别的是:中国虽然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别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纯收入很多时候都为负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农村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被迫转移到城市。

 

  (三)在城市获得职业的机会的比较

 

  日本的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很强,这主要归功于其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在日本的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到了99%以上,而且中小企业的就业劳动力占各部门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也相当高。另外,在流通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中小企业也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中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中小企业数量有限。中国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政策,民营企业数量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很难获得职业。

 

  (四)政府对转移的调控政策比较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深化,日本企业迫切需要补充新的劳动力,一是为了企业规模扩大的需要,二是为了寻找廉价的劳动力以降低成本,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因此,日本政府对转移的政策大都是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

 

  中国城市吸纳能力有限,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过于庞大,政府不得不对转移采取了限制的政策。从户籍制度到暂住证,政府的相关政策都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政策。另外,由于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有限,国家又地域广大,劳动力的过分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加剧,政府的限制政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四、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的启示

 

  (一)调整国家政策,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这不仅会导致农业比较收益的下降,产生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会由于农产品商品化率停滞不前,农业无法为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供给,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无法完成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

 

  因此,参照日本的经验,对农业实行重点保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应当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政策坚持下去。

 

  (二)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

 

  目前,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尚无法被大中型城市所接纳。如果有新兴城镇从现有的集镇中产生出来,农村地区非农业工作的机会就能够大大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将会变得相对顺利。近几年,中国小城镇得到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经济辐射力强、建设颇具规模的小城镇,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国内需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提出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建设乡镇工业小区的方针。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使其成为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生活与工作的地区。

 

  (三)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是中国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据统计,中国农村劳动力90%以上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要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进程,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而且只重视一般性的基础文化教育还远远不够,还要重视农民职业培训、农民外出就业的指导与组织,甚至在基础教育中直接加入专门技能培训的内容,推行职业初中教育等。使他们具有专门的特长,能及时了解和运用市场信息去发家致富。
 

 

责任编辑: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