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摘要:介绍了日本特殊钢生产和消费情况,并对日本特殊钢销售特点、环保及企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特殊钢,出口,消费,结构调整

 

  1 日本特钢生产情况

 

  日本特殊钢产量和总体水平居世界首位,且以质量优异著称。日本粗钢产量从1973年突破1亿t后,其后一直稳定在1亿t左右,但特钢产量除2000、2001年(金融危机影响)减少外,其他年份不断递增,占粗钢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从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的11%增加到了1999年18%,而近10年特殊钢产量增幅最快,从2001年1560.5万t增加到了2008年的2617.3万t,占粗钢比例也从15.17%增加到了22.04%,粗钢产量中20%以上为特殊钢。2008年特钢产量较上年增加了0.19%,占粗钢比例22.04%,见图1。

 

 

  日本特殊钢材产量这几年变化不大,维持在2000万t左右,2008年特钢钢材为2059.5万t,较2007年的2040.4万t增加了0.94%,2008年特钢材产量占总钢材10330.4万t的19.94%。

 

  1.1 日本特殊钢生产方式

 

  日本特殊钢生产以转炉为主,2007年2612万t的特殊钢转炉钢占据了68%,占整个转炉钢产量的19.8%;电炉生产的特殊钢841.6万t,占全部电炉钢产量的27.2%,2008年特殊钢中电炉生产占比31%,所以说日本电炉钢中约1/4是特殊钢,约3/4是普钢,比一般认同的数量要少。

 

 

  1.2 日本特殊钢分品种产量

 

  日本特钢产品结构中,高端产品占30%,中端产品占49%,低端产品占21%。2008年日本特殊钢热轧钢材2177.8万t,其中棒材和钢带分别占三分之一,31.6%和27.8%,线材444.6万t,占比20.4%。

 

  根据品种工具钢约27.9万t,国内需求约20万t;结构钢产量约934.4万t,其中机械结构用的碳钢为515.2万t,合金结构用钢为419.2万t;不锈钢产量为321万t,其中190万t为国内需求,130多万吨出口。

 

 
 

 

  2 日本特殊钢材进口分析

 

  日本特殊钢材年进口量相对出口很少,进口量从2005年29.4万t下降到了2008年的20.45万t,其中不锈钢进口占比最大,约为66%。

 

  3 日本特殊钢材出口分析

 

  日本是一个特殊钢材出口大国,2008年特殊钢材出口量为632.3万t,占特殊钢产量比例约24.16%,是进口量20.45万t的30倍。

 

  按国家(或地区)分,日本特殊钢钢材出口量最多的一直是中国,2007年对中国出口量为142.6万t,约占日本出口量的24%;第二位依然是韩国为109.4万t,约占日本出口量的18.9%。

 

  2008年日本特殊钢出口量按钢种分,工具钢为3.3万t,同比增加18.3%,占特殊钢出口量的0.5%;结构钢为108万t,同比增加44.5%,占特殊钢出口量的17.1%;不锈钢为134.3万t,同比增加4.6%,占特殊钢出口量的21.2%;其他钢为386.7万t,同比增加3.7%。

  4 日本特钢需求分析

 

  日本依据其强大的汽车工业作为后盾,位居世界特钢产品最大的消费国,近几年特殊钢消费量维持在1300多万吨(去除了库存)。

 

  根据统计,日本2008年特殊钢材需求量为1330.6万t,比上年1348.3万t减少了1.31%。从近几年的需求量来看,差别不大,维持在1000多万吨左右。

  5 日本特钢产品的销售特点

 

  1)日本由于资源缺乏,特钢产品属于“大进大出”,材料靠进口,而产品有相当大一部分出口;

 

  2)特钢企业以生产为主,商社以销售为主,钢铁企业97%的产品都是通过商社来销售的。如最早由为川崎制铁服务的经销商联手成立的日本川铁商社,其销售的产品80%为川崎制铁的产品,其余为其他钢铁企业的产品。该商社下设23个钢铁流通加工厂,经过加工过的钢材占其销量的60%以上。

 

  6 日本特钢企业节能环保状况

 

  日本特殊钢企业十分重视环保,并把此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日本社会责任是评价企业的重要基准。有些企业把提高对环境要求的应变能力和公开企业环境表现的透明度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每年企业要向社会提供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并进行公众调查报告,征求社会对企业的评价。

 

  日本钢铁联盟同时也制订了钢铁行业导则,特殊钢企业把投资重点放在节能减排上。如开发低NOx烧嘴(锅炉NOx排放平均为50ppm,轧机加热炉平均30ppm)、改进燃烧效率、增加脱硫装置、重油水蒸气雾化等措施,在特殊钢产量不断增加的近几年,废气的排放量控制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如表6所示)。日本特殊钢企业水的循环使用率超过96%,一般废水中的COD均低于9mg/L(限制值为20mg/L),SS为4mg/L以下(限制值为30mgPL)。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量接近于零。另外,日本特殊钢企业非常重视控制二恶英的排放。节能方面如日本新日铁公司余热回收率已达92%以上,能耗费用占产品成本的14%。

 

  作为特殊钢企业副产品炉渣大约占65%,氧化铁皮占20%,粉尘占5%,废弃耐火材料占5%,泥浆占2%,其余为其他固废。目前,日本特殊钢企业对上述副产品的循环再利用率超过96%。电炉炉渣全部用于筑路材料,废弃的耐火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超过85%。粉尘和泥浆过去大多用填埋方法处理,近年来,有的企业将电炉粉尘和酸洗泥浆利用熔融还原技术提取含镍等元素再用于炼钢。

 

  7 日本特钢企业结构调整

 

  1)日本的特殊钢与我国不同,不是靠军事工业而是靠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以前日本特殊钢企业也具有“规模小、厂家多”的特点,近十几年,日本特殊钢生产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大型普钢生产企业(目前为大型生产普钢兼生产特殊钢的企业)向特殊钢生产领域的大举扩展。就是说在技术上随着高炉铁水预处理和钢水二次精炼的技术进步,用纯氧转炉已可容易地冶炼一些特殊钢钢种。再加上产品的高附加值化的需求,大型高炉—转炉钢铁联合企业已能大量生产的钢种以碳素结构钢、高速钢和不锈钢为中心,迅速地扩大了其生产份额。从而导致特殊钢企业有的倒闭,有的转向仅生产高合金钢高级特殊钢,专门生产特殊钢企业仅剩下十几家(且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如山阳的轴承钢,产量占1/3)。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特殊钢行业发展的基本措施,政府于1962年颁布了《特殊钢业的合理化对策》,将如下几点列为基本的方向:①促进先进设备的投入,提高生产率与提高质量;②通过重新研究企业扩大规模及其形式,强化企业基础;③通过推进企业间的合作与组织协调,强化企业集团的综合能力;④构建廉价且稳定地获得优质特殊钢原料的体制;⑤流通方面的合理化;⑥推进特殊钢标准的整理与统一;⑦确立出口体制。

 

  这些对策无疑与欧洲工业先进国家的做法相似。根据这一基本方针,提出了特殊钢行业必须实现的目标及方向:①采用数家企业共同投资的方法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②有目的地重点使用财政资金;③确保长期低利率的设备资金来源;④全行业共同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和维护市场秩序。

 

  2)特殊钢企业联合重组。其中之一是1966年由富士制铁公司、大同特殊钢公司、爱知制钢公司和山阳特殊制钢公司共同出资创立了东海特殊钢公司。东海特殊钢公司被用于专门向上述相关公司提供转炉炼钢生产的钢锭。作为一个正式且具体的设备共享实施方案,东海特殊钢公司的创立是划时代的。又如为了适应日本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需要,1976年大同制钢公司、日本特殊钢公司、特殊制钢公司等三家公司合并,诞生了大同特殊钢公司,确立了全公司年产钢200万t规模。此合并对以后的特殊钢行业的健全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后重组的动作变得迟缓,但在1987年NKK电炉公司合并诞生的东吾制钢和该公司向特殊钢领域的发展。1992年日本不锈钢公司并人了住友金属工业公司。至此日本特殊钢行业的结构调整暂告一段落。

 

  3)国外建厂。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为满足在国外建厂的日本汽车生产零部件的供应,日本生产特殊钢的公司在国外建立了一些合资公司。这个趋势还在发展中。

 

  8 结论

 

  1)日本特殊钢产量和生产水平居世界首位,近十年特钢产量增幅高于粗钢总量增幅。

 

  2)日本特殊钢以转炉为主,转炉特殊钢产量超过了60%,但电炉钢所占比例仍高于我国。日本电价制约特殊钢生产,特别是当夏季用电高峰期电价飚升时。

 

  3)日本特钢产品结构中,高端产品占1/3,是世界特殊钢出口大国,进口较少。日本特殊钢是随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年消费量维持在1300万t左右。

 

  4)日本特殊钢企业把节能环保作为永恒的发展目标,并且成效显著。

 

  5)日本特殊钢企业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经历了巨大的结构调整,目前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专门特殊钢企业仅剩十几家。

责任编辑: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