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一、概况

 

    宏观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扩张,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2008年日本经济受益于出口增长的推动,公司业绩强劲上升促使资本支出的持续增加,日本国内需求也保持稳定。受外部需求和私营部门企业销售和利润的支撑,日本经济出现适度复苏。然而,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出现快速萎缩,对日本高度依赖出口的制造业造成重大打击,导致工业生产出现大幅下滑。2008年最后几个月,制造业被迫持续大幅减产。最终,2008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增幅为-0.7%。

 

  粗钢产量

 

  2008年初日本国内外钢材需求处于近几年高位,并连续几年超越上一年的需求水平。但进入2008年秋季,日本钢材需求突然开始剧烈下滑。前9个月,日本粗钢产量都保持同比增长,但10月份开始则出现显著降低。受此影响,2008年日本粗钢产量为11874万t,是3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尽管如此,2008年前3个季度创纪录的产量增长也使得全年粗钢产量达到日本历史第3高水平,此前仅有2007年和1973年产量高于这一钢产量记录。

 

  国内需求

 

  2008年日本国内钢材需求减少6.2%,为近3年来首次同比下滑,来自建筑行业土木工程和房地产的普通钢材订单持续低迷。2008年上半年,日本制造业的订单非常强劲,但下半年则因为全球经济的下滑而急剧萎缩。

 

  2008年前9个月,日本特殊钢订单出现同比增长。10月份之后,汽车和工业机械等主要需求行业的钢材订单开始快速下滑。受此低迷影响,特殊钢订单出现7年来的首次减少,与2007年的创纪录高位相比下降3.3%。

 

  钢材贸易

 

  2008年日本总计出口钢铁产品3813万t,同比增长3.5%,连续3年实现增长,超过1976年的历史高点,再创新纪录。普通钢材出口量位居首位,占总出口量的69.3%,其次是特殊钢,钢锭和半成品则位居第3。日本钢材最大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依次分别是韩国、中国、泰国和中国台湾。

 

  2008年日本钢铁产品进口量同比减少8.0%,降至797万t,是两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普通钢材进口量370万t,占总计进口量的46.5%;之后是铁合金;生铁位居第3;其余依次是二次加工产品和特殊钢。日本普通钢材最大的进口国是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紧随其后,3个国家和地区占日本钢材进口量的96.4%。

 

  能源环境

 

  自1996年实施自愿行动计划以来,日本钢铁企业一直致力于节约能源和循环利用,并采取多项环境保护措施。

 

  钢铁业占日本最终能源消耗的12%左右。1970年之后的20年间,其中包括两次石油危机,日本钢铁业能源消耗减少了约20%,由此,成为全球最具能源效率的钢铁产业。目前,日本钢铁企业正在为更加雄心勃勃的自愿行动计划而努力,即到2010财年能源消耗与1990财年水平相比降低10%。

 

 

 

 

 

  设备技术

 

  下游用钢行业对钢材的要求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并且越来越严苛。钢铁企业必须通过进一步升级整个加工工艺,持续不断的开发具有优良品质和环境友好的钢材品种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2008财年日本启动名为“COUKSE50”项目(美丽星球50—最大限度降低炼钢工艺二氧化碳排放的创新性技术),其目标是到2050年大幅削减炼铁工艺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财务支出

 

  2008财年,由于下半财年开始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内外钢材需求下滑,日本钢铁企业总计销售额显著下降。下滑的冲击可能会由上半财年销售量的增长和较高的销售价格所弥补。日本钢铁业收入预计将会出现连续第2年下滑,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尤其是铁矿石和煤。随着主要用于升级改造高炉等方面投资的不断加大,预计日本钢铁企业的资本支出有望连续两年超过7000亿日元。

 

  从业人数

 

  日本钢铁业从业人员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生育高峰时期的一代人已经逐步到了退休年龄,需要把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截至2008年底,日本钢铁业总计从业人员达21万。

 

  海外市场

 

  受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全球粗钢产量出现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金融危机对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实体经济造成剧烈冲击,导致各国经济在下半年进入下行通道。尽管粗钢产量下降,但全球前10大产钢国的排名并没有发生变化。中国依然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日本、美国和俄罗斯。

 

 

 

 

 

  二、钢产量

 

  2008年前9个月,日本粗钢产量保持在创纪录增长水平,但之后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冲击而急剧下滑。2008年最后3个月产量深度下降,导致全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2%,降至11874万t,这是近3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尽管如此,2008年日本粗钢产量仍然位居历史第3高水平,仅低于2007年的12020万t和1973年的11932万t。

 

  2008年,日本普通热轧钢材,量同比下降2.8%,或减少240万t,降至8430万t,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但也有些钢材品种产量出现增长,如中厚板就在造船业的强劲需求推动下增产。包括棒材和热轧宽带钢等在内的其他众多钢材品种产量则出现下滑,主要归因于建筑项目开工量严重不足,以及汽车需求的突然急剧缩水。另一方面,热轧特殊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3%,上升28万t,增至2178万t。这是特殊钢产量连续9年出现增长,也是连续7年达到创纪录水平。
 
  三、国内需求

 

  2008年日本钢材订单减少5.7%,降至6724万t,其中普通钢材下降6.2%,至5370万t。从行业细分,建筑业普通钢材订单下滑6.7%,主要是由于日本房屋建筑项目下降导致用钢量同比减少8.6%,与2007年的同比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在制造业方面,自9月份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之后,用钢订单量显著下滑。2008年,日本汽车、工业机械、电子机械等主要用钢行业订单需求均出现下降。总体上,日本国内制造业的钢材需求同比下降4.3%,降至2592万t。

 

  特殊钢材订单与2007年的创纪录水平相比下降3.3%,降至1354万t,为近7年来首次出现下滑。这主要是由于经济低迷,占特殊钢材需求比重较大的汽车用钢和再加工钢材订单均出现下降。

 

  四、供需情况

 

  2008年上半年,日本国内普通钢材出货量与2007年同期水平相当,但自9月份全球经济开始陷入衰退导致向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出货量骤然下降。2008年,日本普通钢材国内需求出货量同比下降4.7%,降至5945万t。

 

  由于上半年全球钢材需求非常强劲,带动日本钢材出口持续增长,2008年日本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5.8%,达到2346万t。在整个2008年,日本国内流向制造业和贸易商的钢材库存保持不断增长。截至2008年底,库存量总计达到588万t,而2007年底这一数字为566万t。因此,日本国内库存率(库存与出货量之比)增加40.9个百分点,达到155.0%。

 

  日本特殊钢材国内出货量连续第7年出现增长,尽管增幅不大。总体来讲,2008年日本特殊钢材出货量同比增长0.3%,至1447万t。特殊钢材出口量也是连续3年保持增长,达到597万t,增幅为4.4%。整个2008年,特殊钢材库存出现跌宕起伏,截至2008年底库存水平达到153万t,比2007年底增加3.4万t。2008年,日本成品特殊钢材产量增长0.9%,达到2059万t,这是特殊钢材产量连续第7年达到创纪录水平,同时也是连续第3年产量超过2000万t。

 

  五、钢材贸易

 

  2008年日本出口钢铁产品3813万t,同比增长3.5%,为连续第2年出现增长,这一数字比1976年达到的创纪录水平3704万t高出109万t。以美元计,日本钢铁产品出口总额达464亿美元,连续第6年达到创新纪录。然而,在9月份的金融危机之后出口环境突然恶化,导致2008年4季度钢铁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15.4%。韩国是日本钢铁产品的最大采购国,进口928万t,中国进口667万t,排名第2,泰国(463万t)和中国台湾(370万t)分别位居第3和第4。

 

  按产品分,普通钢材占2008年出口总量的-69.3%,其次分别是特殊钢材、铸锭和半成品钢材。2008年,普通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4.9%,达到2643万t。在热轧扁平材中,厚中板、冷轧薄板和镀锌板出口量比较高。此外,在长材产品中,棒材出口量增幅也非常可观。

 

  2008年日本进口钢铁产品同比减少8.0%,降至797万t,为2年来首次下滑。普通钢材进口量为371万t,占总计进口量的46.5%。铁合金排名第2,生铁、二次加工产品和特殊钢材紧随其后。在普通钢材中,厚中板、冷轧薄板进口量增加,但热轧薄板和带钢进口量则出现下滑,且降幅最大。镀锌板、线材和其他钢材进口量也出现下降。至于普通钢材,韩国是日本最大的供应国,达217万t,其他主要供应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台湾(70.8万t),中国(69.2万t),三个国家和地区占日本普通钢材进口量的96.4%。

 

 

 

 

 

 

 

 

 

 

 

 

 

 

 

 

 

 

 

 

 

 

       六、原材料

 

  日本钢铁业主要炼钢原材料铁矿石和炼焦煤几乎完全依赖进口。2008年,日本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1.1%(增加153万t),达到14041万t。在日本主要铁矿石供应国中,澳大利亚同比减少1.3%,巴西增长17.9%,印度下降12.7%。2008年,日本炼焦煤进口量同比增长0.7%(增加47万t),达到6452万t。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澳大利亚下降0.1%,加拿大减少3.3%,中国增长34.0%,印度下滑22.8%。

 

  2008年原材料价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根据日本财政部贸易数据,2008年铁矿石进口价格每吨上涨29美元,达到92美元/t,炼焦煤价格每吨上涨100美元,达到191美元/t。

 

  自1996年以来,日本每年废钢出口量都超过进口量,成为废钢净出口国。2008年,日本总计出口废钢544万t,为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由于“金砖四国”钢材需求的不断上升,自2003年以来全球钢产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钢产量增加也必然导致炼钢原材料供应的持续紧张。但自2008年秋季,金融危机开始冲击全球实体经济,由于钢材需求的急剧下滑,原材料不再供不应求。尽管这缓解了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但对于全球钢铁企业而言,维持可靠的长期原材料供应仍然是一项重大课题。全球钢铁生产商继续为保证钢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持续稳定供应而收购矿山开采权,并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加以保证。

 

  七、能源环境

 

  1996年12月,日本钢铁业宣布实施环境保护自愿行动计划,自此,日本钢铁业通过采取以下3项措施以对抗全球变暖趋势。#p#分页标题#e#

 

  1.炼铁和炼钢工艺节能

 

  假设日本每年粗钢产量约为1亿t,目标是与1990财年水平相比,到2010财年全部炼铁和炼钢工艺中的能源消耗降低10%。然而,即使粗钢产量超过1亿t,日本钢铁业仍将采取京都机制和其他措施尽最大努力达到这一目标。10%的目标是基于2008—2012财年的5年内的平均能源消耗水平。

 

  2.钢铁业之外的节能

 

  如果能够建立足够的收集系统,可以有效使用100万t的废塑料和其他废弃物;通过供应高品质钢材和副产品,为社会节约能源作出贡献;积极进行国际技术合作;在周边社区有效利用钢厂的废弃能源;促进私营部门、商业和运输业的节约能源。

 

  3.开发创新性技术

 

  研究将二氧化碳气体从焦炉煤气中分离出来的回收技术;采用焦炉煤气制氢的铁矿石还原技术。

 

  2007财年日本粗钢产量为1.22亿t,虽然与1990财年相比增长了8.8%,但由于广泛采用各项节能措施,能源消耗与1990财年的2458PJ相比下降了2.7%。此外,2007财年与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总计排放量为20172万t,与1990财年相比减少了1.8%。

 

  在炼铁和炼钢工艺过程中,副产品气体和废弃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也是节约能源的方式之一。从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中分离出的煤气作为副产品进行回收,可以成为再加热炉和电厂的燃料。2008年,总计有844Pj的能源被回收利用。除了副产品煤气之外,废弃能源也被回收,用于生产热能或电能,同时还包括干熄焦和炉顶余压发电等节能设备的广泛使用。此外,日本钢铁业生产的电能能满足自身将近一半的电力需求。2008年,日本钢铁企业发电30l亿kwh,占其总计电力消耗量686亿kwh的44%。除了通过降低炼钢过程中的排放(减少366万t),日本钢铁业还通过采取其他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比如,钢铁企业通过提供更轻、更持久耐用的高品质钢材,有效降低汽车制造、造船以及其他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高炉炉渣回收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排放。总体上,这些措施可以使二氧化碳排放再减少1251万t。

 

  从全球范围来看,通过国际合作,包括京都机制(减排1180万t)和出口钢铁冶炼副产品(减排472万t),日本钢铁业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上述措施使得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减少1652万t。

 

  与1990财年水平相比,日本钢铁业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269万t,减排量相当于日本总计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左右。日本钢铁业今后仍将致力于国内和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减排。

 

  日本钢铁业努力采取多种措施以创造资源优先回收利用的社会。其中一个实例是将回收的含钢材料加工成新的钢材。此外,钢铁企业还供应钢铁生产副产品(炉渣、粉尘和泥渣)作为资源再利用,同时还充分利用废塑料、废轮胎和其他可回收材料。

 

  根据自愿行动计划目标,与1990财年相比,日本钢铁业将在不迟于2010财年降低垃圾掩埋量75%,并将钢罐回收率提高至85%。该项计划进展显著,目前钢罐回收率已经进入世界最高水平行列。2007财年,日本钢铁业副产品回收再利用率达到98%、99%,垃圾掩埋量为75万t,与1990财年水平相比减少了约30%。

 

  近年来,日本钢铁业对废塑料和其他回收材料的利用量变化不大,造成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比如给予废物的回收和建立收集优先权的拍卖受到延迟。

 

  八、财务支出

 

  2008财年上半年,日本钢铁业非合并销售额与上一财年同期相比增长4.5%,达到11.5万亿日元。尽管如此,日本钢铁业经常性收入同比却下滑9.0%,降至9350亿日元。钢铁企业无法通过提高钢材价格、削减成本以及其他措施弥补财务支出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在铁矿石和炼焦煤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前提下。

 

  当全球经济开始迅速恶化,2008财年下半年日本钢铁企业的运营环境出现剧烈变化。来自工业产品,尤其是汽车需求急剧萎缩,建筑业的开工低迷,并且出口也在大幅下滑。调整库存和需求急剧下滑,迫使日本钢铁企业不得已进行大幅减产。由于下半财年钢材市场萎缩,日本钢铁业销售额可能会出现了年来首次下降。2008财年钢铁企业利润预计也将出现下滑。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不太可能弥补下半财年盈利的显著下降。因此,日本钢铁业经常性收入和净收入预计将会连续第2年下滑。

 

  至于财务比率,2008财年上半年,日本钢铁业经常性收入与销售额比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降至8.1%,与上一财年同期相比下降9.3%。由于提高了高附加值钢材销量和钢材价格,日本钢铁企业销售额出现增长,但经常性收入却急剧下滑。上半财年底,日本钢铁业产权比率为3T8%,略低于2007财年底水平,这是由于债券、贷款以及其他计息债务的增回。

 

  2008财年,日本钢铁业资本支出预计将超过2007财年水平,为连续第2财年超过7000亿日元。日本钢铁企业持续大幅增加开支,主要用于高炉升级改造。此外,用于环境保护、节能以及提高高级钢材产量而上马的新系统和新设备也导致资本支出的大幅增加。

       九、设备技术

 

  截至2008年底,日本共有28座高炉、64座转炉和344座电炉,与1998年相比分别减少3座、5座和88座。此外,在过去的10年间,日本连铸设备减少了12套。虽然高炉数量出现下降,-但在此期间新建了7座超大型高炉(容积超过5000m3),并且所有容积低于2000m3的高炉均已被关闭,这是多年来日本钢铁企业投资提高生产设备产能的结果。

 

  至于生产工艺,过去的5年间,日本高炉主要单位产量数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对于炼钢工艺来说,由于钢铁企业致力于生产高级钢材以满足用户需求,日本转炉炉外精炼比和电炉钢包精炼比均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基于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日本钢铁业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主要包括在高炉和焦炉中使用废塑料、废轮胎及其他可回收材料。

 

  2008财年,日本钢铁业开始启动名为COURSE50的国家研发项目(美丽星球50——最大限度降低炼钢工艺二氧化碳排放的创新性技术),是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项目,目标是大幅削减炼钢工艺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日本钢铁业正在研究开发创新性技术,到2050年大幅削减炼钢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一项研究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作为铁矿石还原剂,部分取代焦炭的技术,可以降低高炉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一项研究是开发一种以从高炉煤气中分离和回收二氧化碳的技术。

 

  十、从业人员

 

  自2003年以来,日本钢铁业从业人员总数一直在增加。一个原因就是日本钢铁企业不断从职业学校和大学中招募新员工,以应对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

 

  2008年,日本钢铁业全国共有21万从业人员,平均月工作时间172.7小时,平均月工资(包括奖金)51.5万日元。

 

  日本钢铁业劳动事故率为0.53,远低于2007年日本工业平均1.83的水平。尽管如此,由于钢铁工人接触的基本都是高温和极端高温物体,并且工作岗位的位置较高,因此钢铁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就非常严重。

 

  

      

       十一、市场开发

 

  2008财年,日本钢铁业市场开拓主要包括参与诸多领域的研究项目和提高钢材使用的推动措施,这些活动均由与政府机构、工业团体和其他组织合作完成。整个2008财年置于优先地位的重要项目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日本铁钢联盟积极参加建立建筑标准的项目以适应日本修改后的《建筑标准法》。其他项目包括开发高强度钢材,建筑物新的结构系统连接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并通过采用创新性结构材料可以抗击震级达7级的地震。此外,日本铁钢联盟还在积极推动高性能钢材在桥梁中的使用。

 

  对于海外地区,日本铁钢联盟在钢材需求强劲的东南亚地区举办钢结构研讨会,推动该地区钢结构的利用。日本铁钢联盟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相关钢材使用的信息宣传。

 

 

 

 

  十二、海外市场

 

  2008年,由于受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各国实体经济明显萎缩,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受到的冲击尤为显著,2008年下半年一些国家开始陷入经济衰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3月公布的数据,2008年世界经济GDP增长率已经从2007年的5.2%下滑至3.2%。2008年,日本、美国、欧盟和其他工业化国家GDP增长率仅为0.8%。此外,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国家GDP增长率也从8.3%大幅下滑至6.1%。

 

  预计2009年全球GDP增长率将萎缩1.0%-0.5%。工业化国家GDP增长率预计将萎缩3.5%—3.0%,这将是自战后以来该地区首次出现负增长。新兴经济体GDP增长率预计将放缓至1.5%—2.5%。

 

  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数据,2008年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2%,降至13.297亿t,这主要是由于受艰难的经济环境拖累,同时也是10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分国家和地区看,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4%,达到5.009亿t;但欧盟27国同比减少5.3%,降至1.986亿t;日本下降1.2%至1.187亿t;美国降低6.9%至9140万t;俄罗斯下滑5.4%至6850万t。中国粗钢产量连续第27年出现同比增长,但增幅是8年来首次降至10%以下。

 

  至于2008年全球粗钢产量所占份额,中国以37.7%排名第一;其余依次是日本8.9%;美国6.9%;俄罗斯5.2%;印度以4.1%的份额排名第5。2008年全球前10大粗钢生产国排名与2007年相比没有变化。自1996年超越日本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4年保持世界最大粗钢生产国的地位。
 

 

责任编辑: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