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一、日本的动漫外交

 

    (一)日本的动漫文化,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王国,其动漫产业深深植入文化之中。在日本,漫画图书占图书总量的三分之一,动画片的收入也占其电影票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国内市场成功的情况下,日本把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日本的动画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出口到国外。当时,欧美国家购买廉价的日本动画片,只是为了填补儿童节目的不足。然而,日本动漫的独特魅力逐渐征服了许多国家的观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显示,世界放映的动画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制造的。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数据显示,2003年,日本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1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收入的4倍。目前,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十几个百分点,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日本动漫的成功发展使其成为日本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也视动漫文化为传播日本文化,展示日本形象以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二)动漫外交的提出及其背景

 

      动漫外交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前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其《文化外交新设想》中提出来的,旨在通过推广日本漫画书和动画片来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心。麻生表示,打造一个国家的声誉,就像企业打造名牌一样,而打造国家的名牌,不能仅靠外交官,必须借助日本文化的力量,利用流行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国民发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麻生的构想不仅仅限于动漫,具体的做法还包括:日本的NHK在海外要像BCC和CNN一样有英语频道;要广泛开展日本语教育,为了使日语的能力测试容易通过,各国要有日语教育示范教室,有标准日语教科书;设立“文化交流实习生”计划,把当地的青年学生作为实习生招入使馆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以打磨日本的形象,推销日本的梦想”。

 

      在麻生提出这一柔性外交路线时,有些学者认为这是针对当时中日和韩日在历史问题上陷入僵局,中国和韩国国民对日本的形象愈加恶化的情况下而提出的对策,希望通过动漫文化来改善日本的形象。其实,日本动漫外交的提出有其深厚的背景。日本最早提出“文化立国”是在大平正芳时期。1985年,日本政府明确提出要广为介绍和展示日本的经典文化,使日本从一个经济大国转变成一个文化输出大国。[时任的日本首相中曾根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努力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发表的《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3年1月,小泉首相曾就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在国际影坛取得的成功及影响,提出要善于发现日本的“潜在力”,国家要予以支持。2004年,日本制定了《文化产业促进法》,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日本在世界上的影响。这一系列的举措和政策法规的出台,说明了日本政府对于文化外交在当今世界中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付诸实践。约瑟夫·S1柰曾说过:“大众文化不乏浅薄和追求时髦的因素,但一个支配着大众交往渠道的国家有更多的机会传递自己的信息,影响其它国家的倾向却是不争的事实。”最近日本人气卡通形象机器猫“哆拉A梦”得到外务省任命,成为日本首任动漫文化大使,负责向全世界推广日本动漫文化。如今,日本的动漫席卷了世界,其通过文化外交使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并努力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二、日本动漫文化的传播

 

    (一)日本动漫文化的大众性

 

    日本的动漫题材多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植于社会的基层,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和传播技术相结合。日本的动漫文化具有浓厚的草根性特点。动漫作家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对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的向往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相结合,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国《时代》周刊就曾评论过关于日本动漫传递的信息能够穿越任何语言的问题:未来令人欣喜、现实可以弥补,无论情绪多么低落,你仍然可以是幸福的。日本的动漫受众很宽泛,有儿童动漫,也有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动漫。动漫的人物设计和造型体现了东西方审美情趣的结合,既有东方人物的形象,也有金发碧眼,刻意美化的“全球性”人物的形象,这种人物形象的处理,使动漫能够被世界各地的观众理解和喜欢。如今,不论贫穷的非洲,还是保守的中东,都涌现了一大批因喜欢日本动漫而喜欢日本和日本人的孩子,这种印象正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影响整个社会。

 

   (二)日本动漫文化传播的成因

 

    日本的文化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文化产品出口国,日本动漫文化在全球的成功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

 

    1. 政府的大力支持

 

    文化的输出作为国家实现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受到许多大国的重视,日本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在政治上发挥更多的作用,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政治上发挥的作用有限,不能与其强大的经济地位相匹配。因此,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其温柔的一面——文化不遗余力地来提升自身的政治影响和地位。日本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法律保障措施,特别是政府的文化省、经产省以及外务省都对文化事业投入了大量精力,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加大。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发表的《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内阁对中央省厅进行大规模改组后,为加强政府对振兴文化的立案职能,在文化厅内设置了文化审议会,并于2002年4月提出了“建造一个重视文化的社会构造,实现一个令每个人内心感到充实的社会”的口号,为文化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所应起的作用提出了全面建议。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产业放宽限制,增加预算,完善相关法律。

 

    2. 对国外文化的吸收借鉴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说过:“日本这个民族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日本文化具有吸收性的特点,日本对世界上的优秀文化都有吸收和借鉴,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欧文化以及二战后的美国文化。重要的是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日本注重把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这也是为什么动漫文化在全球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的动漫在保持传统文化以及与外来文化结合的同时,其主题也具有时代性和流行性的特征。例如宫崎骏的动漫作品《风之谷》是一部极具环保省思的动漫电影。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每天产生大量有毒的垃圾,环境的恶化发生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电影中的内容与当今受到广泛关注的环保议题紧密相关,使得这部电影在全球成功上映,不仅创下了很高的票房,也给他国人民留下了日本是个注重保护环境的典范的印象。另外,在题材的选取上,日本动漫具有新颖和独创性的特点,它不仅在本国文化中寻找题材,也从其他国家文化中攫取题材,例如《花冠安琪儿》是以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为背景,《小甜甜》是以二十世纪初的苏格兰为时代背景。因此这些情节扣人心弦,极具魅力的动漫受到广泛的欢迎。

 

    3. 成熟的动漫制作团队

 

    目前,日本全国共有40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拥有国际顶尖的漫画创作大师、一批优秀的动漫导演和设计人员。重要的是,日本很多高校都开设动漫专业,包括东京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这为动漫人才的培养和业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撑。同时,日本民间也积极通过举办动漫和游戏大赛等各种方式,培养人才,壮大动漫的创作队伍。在东京,就有几千家动漫和游戏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职员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他们所制作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被输往国外。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作为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贸易大国,在文化输出方面却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且在与文化相关的产品贸易收支上一直是赤字。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其他国家推销文化产品的重要输出地,美国的好莱坞影片和快餐文化、日本的动漫和游戏以及韩国的电视剧等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其获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观。统计资料显示, 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15% ,文化从业人员996万人,占中国全部从业人员(7152亿人)的113% ,占城镇从业人员(2165亿人)的318%。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文化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对中国文化的输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越来越密切,不仅推动一国的经济的增长,也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软实力。当我国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以文化产品出口为标志的软实力,却远远不能与之相称。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的“中国威胁论”等反华论调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受到蒙蔽,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危及到中国自身的发展。因此,要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输出是重要的手段。同时,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谁能更好地发展它,谁就可以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抓住主动权。再者,作为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温良恭俭善的民族,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优秀的文化传播于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日本成功借助于动漫文化输出和传播,影响了一大批他国的年轻人,改善了二战后日本在国际中的形象和地位。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借鉴,为我国的文化输出和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四、日本动漫外交成功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上有其辉煌的一面,这为我们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扩大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提供了厚实的土壤。由于体制上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文化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滞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低。因此,为了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我们需要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一)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

 

  国家应该切实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后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软实力的发挥。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仅是投资在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公司,也要投资于产业人才的培养,传播技术的开发等多层面。

 

  (二)加强对外的宣传力度

 

  国家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与其他国家民众交流,展现自己。鼓励本国有影响力的媒体与国外媒体合作,加大一些出版机构的海外发行能力,开办国际频道,提供多语种的报道。最近,英国BBC环球公司与中视传媒宣布推出双方联合摄制的大型高清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这种合作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宣传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利用海外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资源,在当地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介绍中国,展现中国。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对外吸引力,不但与本国的优秀文化内涵有关,而且也与其是否能与时代的元素相结合密切相联。日本动漫文化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前流行元素。传统的文化与时代包装相结合更容易被大众广泛接受。女子十二乐坊在海外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究其原因就是她们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和流行的现代音乐元素结合起来,使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民乐风采又兼有时尚的世界音乐风格。

 

    五、结语

 

  文化输出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潮流,日本通过打文化牌,以动漫等作品形式输出本国文化,提升国际形象的办法值得我们深思。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中国应该抓住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向世界宣传我们的文化,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