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10日:美国B-29轰炸机轰炸东京

向日本本土投弹的B-29轰炸机编队 [资料图片]
1945年3月10日,334架B-29轰炸机三次轰炸东京,累计轰炸达1000 架次以上,这一天共炸死83070人,受伤人数100万以上。此后,东京又反复被轰炸多次,约有33万人被炸死,47万人受伤,582万人受到各种损失。神户、大阪空袭的死亡人数也很可观。

B-29轰炸机 [资料图片]
B-29轰炸机
B-29轰炸机的设计思想十分明确,为了提高轰炸机的性能,机身的流线形达到很高的境界;为了多装炸弹,不惜牺牲机身设计的其他功能。B-29 研制于二战的最激烈时期,一切为战争服务的思想深入其设计中。
为了适宜于高空飞行,B-29各舱室都采用了密封加压方案,但这样一旦中弹,将使加压系统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B-29的机身采用了正圆断面,减少机身表面积、降低机身被炮弹击中的机率。各机关炮都采用了遥控结构,以减少机关炮射手的伤亡。当然这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机身较细,使前后舱的连接通道过窄,妨碍了机组人员的自由活动,各机舱内部舒适性较差。
“马特霍恩”计划
杜立特轰炸东京被誉为“世界十大空战”之一,这不是因为轰炸本身的规模多么巨大,而在于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美国海军的金上将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建议:用美国海军航母搭载陆军的B-25轰炸机袭击日本本土,这意味着轰炸机完成任务后根本无法返回,必须到中国内地降落。执行这一大胆计划的是美国陆军航空兵中校杜立特。
责任编辑: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