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青海作为地处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头、环境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端重要且极端脆弱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生态立省,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发展促进科学发展。

 

把握绿色发展大势

 

  实现绿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资源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下,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也把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保持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可以说,谁抢先占领绿色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绿色发展的大势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

 

  实现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强调发展知识经济、生态产业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安全、更环保、更清洁的发展。绿色发展适应人类环保要求和健康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是要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绿色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种发展要素,兼顾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代与后代等各种利益关系,最终是为了实现经济进步、社会进步与人的进步的同步发展。

 

  实现绿色发展是青海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青海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和全球重要生态屏障。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生态功能及欠发达的省情,决定了青海绿色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典型意义。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水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及光伏、农畜产品加工、中藏药等特色产业,依托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实验区和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绿色产业已初具雏形。近年来,我们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夯实了绿色发展的实践基础。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从政府看,要树立绿色政绩观。政府是绿色发展的主导。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将绿色发展视为发展的基本取向,使之体现在制度设计和工作安排中。要树立绿色政绩观,参考世界银行提出的绿色GDP核算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和青海实际的绿色GDP考核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保投资增长和群众性环境诉求等列入考核指标,把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情况列入考核范畴,正确衡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对绿色发展的各项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发展的重点转到以绿色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上来。

 

  从企业看,要树立绿色生产观。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绿色生产的成效,直接关系绿色发展的进程。要加大绿色投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狠抓原材料采购、节能环保设施、绿色生产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环节,切实把好绿色生产准入关。强化绿色管理,实行在组织形式、产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体现环保要求的绿色财产权制度,健全包括利益分配形式和职工福利形式的绿色分配制度,完善以生产管理、组织管理、核算制度、审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管理制度,切实把好绿色生产管理关。创新绿色技术,推广市场认可的环保型科技,发挥高新技术在绿色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立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和升级,切实把好绿色生产技术关。制造绿色产品,严格绿色生产标准,把绿色、环保、安全的理念融入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产品,逐步调整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切实把好绿色产品关。

 

  从社会看,要树立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观的核心是公平消费与科学消费。公平消费,主要是指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承担起合理消费资源的责任,在满足自身发展和消费需要的同时,兼顾后代的发展需要,任何人、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他人或其他地区的消费利益为代价。科学消费,就是要建立低能耗的生产体系、适度化的生活体系、可循环的资源体系、创新性的技术体系和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善待生命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基础的可持续文明发展观,使绿色发展观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志和理念。

 

构筑绿色产业体系

 

  实现绿色发展,核心在于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低碳化、生态化的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换升级,使绿色产业成为青海发展的新引擎。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对青海来说,生态化是发展高原现代特色农牧业的根本取向。要坚持生态化发展方向,把发展高原绿色农牧业与农牧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通过推广现代化生产方式,创新组织化经营模式,形成一体化保障机制,打造绿色有机高原生态农牧产品品牌,做强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牧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扩大高原生态农牧业生产规模。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建设培育和宣传营销力度,加快打造“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业基地,使青海成为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优势,进一步推进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努力将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生态旅游业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交通运输、物流、通讯、信息技术、金融、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全方位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发展盐湖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和有色金属工业。引导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加快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开发效益,推动企业循环式发展。搞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结合设施农牧业推进循环农牧业的发展。

 

  建立绿色产业体系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这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青海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十分突出。在资源上,太阳能资源属全国第二高值区,年接受的太阳能折合标煤1623亿吨;风能储量占全国风能储量的9.4%,年风能资源理论值折合标煤7800万吨;水电资源理论输出蕴藏量2160多万千瓦,是我国水电能源的富矿带;锂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83%。在用地上,大量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在戈壁荒地,土地供应及出让价格优势明显。在产业上,水电资源开发技术和产业相对成熟,适应青海风能特点的风力发电设备研制取得突破,光伏产业基础良好。综合这些优势,青海完全有条件、有必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主导产业来培育,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光伏产业和风能水能发电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使之成为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有利于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而在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中推进绿色发展。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价值观念,大力普及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知识,在全社会形成自然、健康、适度、节俭、生态的绿色消费环境和氛围,促进公民自觉养成绿色消费行为习惯。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绿色消费,选择原生态、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产品,如无磷洗衣粉、生态洗涤剂、环保电池、绿色食品等,使节能环保逐步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在企业中提倡必需型、健康型、生态化的生产消费方式,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消费结构,使企业生产消费更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同时,各级政府要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进绿色消费,特别是要采取优先采购通过环境标志认证和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ISO14000认证企业产品的实际行动,为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典范。

 

完善绿色发展保障

 

  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着力加强制度、法规和环境建设,为以绿色发展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完善推进绿色发展扶持政策。制定绿色产业规划,明确鼓励发展、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项目,加强项目调控引导。完善绿色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形成标准化评价体系,加强绿色行业监督和管理。改进现有价格体系,逐步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商品化、价格的量化,建立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补偿赔付机制。调整财税政策,运用税收杠杆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对消耗资源能源多、污染重的产业实行高税收,对绿色发展项目和产业给予适当税收优惠,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对绿色产业给予更优惠的信贷政策。

 

  健全绿色发展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我国现有的环境和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行业制定的规范性环境标准,加紧研究制定落实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沙漠化防治等国际公约和协议的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加快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工作,对不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复核和修订。开展资源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资源环境破坏问题。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削减计划,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断完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试验区,让生态补偿成为生态保护地区重要收入来源。同时,在加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柴达木国家循环经济实验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更大支持,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的“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