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新网201084电】《日本新华侨报》4日刊文说,中日内在的非排他的相互需求关系出现与加强,正是以此为基础,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在赴任履新时,敢于公开表示:为了中日两国国民的和平和生活稳定,“希望秉承爱国亲华的精神开始工作”。这反映了中日关系的进步。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外交官长久以来很忌违被人认为是亲华派,他们最多承认是知华派。究其根源,还在于上个世纪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其后的冷战对立造成的感情伤痕。

 

  冷战后期,中日关系发生重要改善,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当代国家间稳定的关系主要不再应该依靠纵横捭阖建成,而应该依靠推进国际秩序的良性化,以及发展两国间内在的非排他的相互需求建成。因为,只有国际秩序能获得良性化发展,两国间才可能形成内在的非排他的相互需求;而只有两国间形成内在的非排他的相互需求,才能有效避免外来干扰,独立自主地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处理好与对方的关系。

 

  冷战后,由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要求日益增强;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日本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解与支持,中日两国间在经济上的相互需求不断增长,已经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中,这种关系变得更为明显。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企业2010财年一季报(4--6)显示,税前利润猛增至去年同期的约4.3倍。而其主要原因在于“汽车、电机等主力企业依靠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的出口带动了整体产业的复苏”,“因20089月金融危机爆发而陷入低迷的国内企业业绩明显出现了好转势头”。

 

  可以说,正是因为中日关系之船有了经济上相互依存这块压舱石,冷战后20年左右的岁月中,虽然历经波澜,才仍然保持了基本平稳。

 

  中日之间上述内在的非排他的相互需求关系的出现与加强,反映历史上国家利益对立的状况正在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正是以此为基础,日本新任驻华大使丹宇先生在赴任履新时,敢于公开表示:为了中日两国国民的和平和生活稳定,“希望秉承爱国亲华的精神开始工作”。

 

  “爱国”与“亲华”这两个在日本历史上曾经尖锐对立的概念,现在在丹宇大使的表态中,已经是可以并列、可以结合的概念了。这反映了中日关系的进步。当然,要将这种表态化为能为两国所接受的实际行动,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责任编辑: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