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昨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韩国总统李明博、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出席会议。今年是中日韩合作十周年。此次会议回顾总结了三国合作历程,展望规划了三国合作未来。会上,三国领导人还将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会后,发表了《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和《中日韩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
在《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中,三方表示,自1999年三国合作启动以来,三国共同利益不断增长,对话机制日臻完善,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成果丰硕。三国确立了面向未来和全方位合作的伙伴关系,政治互信增强。三国经贸和投资合作生机勃勃,彼此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三国人文交流活跃而密切,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三国致力于在开放、透明、包容原则基础上建设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致力于区域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的沟通与协调日益加强。
三方一致认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开放透明、尊重彼此文化差异是三国合作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今后三国合作应该遵循的原则。三国将秉承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推动三国关系朝着睦邻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我们确信这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在《中日韩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中,三方满意回顾了三国落实2003年10月7日《中日韩推进三国合作联合宣言》、2008年12月13日《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和《推进中日韩合作行动计划》的进展,包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卓有成效的合作。重申了三国为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创造和平、繁荣及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关系各国的生存与发展,关系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三国应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共同致力于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据新华社
《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摘要
1.增进政治互信 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对话,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构筑稳定的战略互信;相互视为合作共赢的伙伴;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并视之为机遇;尊重对方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2.深化互利合作 在经贸、金融、投资、物流、知识产权、海关、信息、科技、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
3.扩大人文交流 持之以恒地开展三国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的友好交流和大学间交流,探讨建立青少年交流和媒体交流长效机制。
4.促进亚洲和平稳定与繁荣 三国将加强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促进东盟和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合组织等多形式的区域、次区域合作。
5.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 三国将在诸如气候变化、金融风险、能源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恐怖主义、军控、裁军与防扩散、联合国改革等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沟通协商。
《中日韩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摘要
1.批准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高环境意识在内的10大优先合作领域。
2.探讨建立“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3.推进中日韩科技联合研究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4.适时启动水资源主管部长会议机制,重点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河流综合管理和水资源管理”。
5.推动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在国际能源合作框架内紧密合作,率先作出努力,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并提高能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7.探讨三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机制。
8.建立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国际合作框架。
透视
东亚共同体需“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
在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东亚共同体”构想成为会谈的内容之一,并写入了《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清华大学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认为,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但受多方因素影响,这一过程将是漫长的。
自上任以来,鸠山积极倡导根据欧盟的形式建立一个“东亚共同体”。在昨天的领导人会议上,鸠山表示日本在重视日美同盟的基础上,应制定更多重视亚洲的政策。刘江永在接受采访时说,和小泉执政时期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概念不同,鸠山的构想暂时不涉及安全保障领域,把重点放在经济贸易等领域。“鸠山力图改变对美国过分依赖的局面,注意在亚洲、美国间寻找平衡;在东亚地区则注意到东盟和中韩的平衡,主张加强和中韩的经济合作。”
刘江永说,目前有几个因素有利于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建立。一是,东亚地区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正深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地区经济更好地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时,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是大势所趋。二是,鸠山领导的日本民主党执政后,提出要正视历史问题,不参拜靖国神社,这将使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的政治互信增强,有利于推进合作。
日本外务省新闻发言人儿玉和夫昨天在京对记者表示,日本希望在未来实现“东亚共同体”的构想,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儿玉和夫反复强调,日本政府对于何时能建成“东亚共同体”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此前有媒体称,日本将在10年到15年达成这一目标,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刘江永说,“东亚共同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首先,东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有不同,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达成自由贸易区等协定还需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其次,东亚各国在社会形态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异;再者,虽然东亚一些国家目前在历史问题上的摩擦相对减少,但仍要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此外,朝核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也可能影响这一共同体的建立进程。
责任编辑: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