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


一、 国际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国际物流是随着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国际贸易而发生的商品实体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流转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活动。 


    也称作全球物流


    是跨国界的物品的实体流动


    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扩展


    是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各国之间贸易的必经途径


二、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


三、 国际物流的特点


    (一)物流环境复杂性


    (二)物流系统范围广  


    物流的功能要素更为复杂


    物流运营时间更长


    地理范围更广


    复杂性加大


    风险增加


    (三)物流信息系统建立更加困难


    不同的国家(地区)物流信息水平不同,增加了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难度


    (四)国际物流标准化程度要求较高 


    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四、 国际物流的活动构成


    与国内物流相同的活动构成:


    运输、仓储、装卸与搬运、流通加工、包装、物流信息


    特殊活动:国际物流业务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2)商检


    进出口商品的检验(Commodity Inspection),就是对卖方交付商品的品质和数量进行鉴定,以确定交货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与合同的规定一致。


    商品检验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报关


    所谓报关是指货物在进出境时,由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格式填报《进出口货物报关单》,随附海关规定应交验的单证,请求海关办理货物进出口手续


    (4)保险


    在国际贸易中,每笔成交的货物,从卖方交至买方手中,一般都要经过长途运输。在此过程中,货物可能遇到自然灾害货意外事故,从而使货物遭受损失。


    货主为了转嫁货物在途中的风险,通常都要投保货物运输险。


    如货物一旦发生承包范围内的风险损失,既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上的补偿。


    (5)国际货代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或承运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


    (6)理货


    理货是随着水上贸易运输的出现而产生的,英文叫TALLY,其含义为计数用的筹码。


    最早的理货工作就是计数。


    现在,理货是指船方或货主根据运输合同在装运港和卸货港收受和交付货物时,委托港口的理货机构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对货物进行计数、检查货物残损、指导装舱积载,制作有关单证等工作。


五、 国际物流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是国际物流迅猛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国际物流中最基本的信息技术:


    条码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六、国际物流作业与国内物流作业的区别


    1.作业完成的周期不同


    通信传输、资金融通、特殊包装、远洋运输、海关清关


    2.作业复杂程度不同


    语言、产品数目、单位、单证数量、存货的物权和地点、运输复杂性


    3.系统一体化程度不同


    4.联盟的重要性不同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迅猛


    国际物流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而发展


    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一、 国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


    包括出口和进口


    也称为世界贸易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 国际贸易对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质量要求—工作质量、优质服务和多样化


    效率要求—高效率地履行合约


    安全作用—自然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经济要求—环节多,备运期长 


第三节  国际物流基本运作     


一、 货物通关


    所谓通关是指商品在进出境时,由进出口商品的收、发货人或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格式填报《进出口商品报关单》,随附海关规定应交验的单证,请求海关办理商品进出口手续。


    (一)海关的职责


    海关是依法执行进出关境监督管理的国家职能行政机关,是对进出关境货物、运输、工具、行李物品、货币、金银等执行监督管理和稽征关税职能的国家行政机构


    (二)货物通关的基本程序


    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二、 海关对物流的监管


    海关监管是指海关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利,通过报关注册登记、审核单据、查验放行、


    后续管理、违章处理等环节,对进出境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海关监管可分为两部分: 


    (一)货物和运输工具的监管;


    (二)行李、邮递物品的监管。


三、 国际货物运输


    (一)“大陆桥”运输 Land Bridge Transport


    是指利用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的集装箱连贯运输方式。


    通常也是一种国际联合运输


    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时间和节约运输总费用支出


    从太平洋东部的日本,通过海运到苏联远东沿海港口(纳霍德卡和东方港等),后再经西伯利亚大铁路等陆上交通,横跨亚欧大陆直达欧洲各国或沿海港口,再利用海运到达大西洋沿岸各地 


    (二)国际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也称为国际综合一贯运输,是国际间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


    国际多式联运的核心工具是集装箱,把海、陆、空各种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种国际间的连贯运输。


    构成多式联运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多式联运合同


    (2)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


    (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


    (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


    (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


    (6)必须是全程单一运费费率


    特点:


    集中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使国际货物运输既快又安全


    简化了手续,减少了中间环节


    加快了货运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货运质量


    为实现门到门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际铁路联运


    国际铁路联运是以散货方式完成的国际间联合运输。


    主要方法是在始发站以一份运送票据(国际联运运单),由铁路运输到目的站交货,由外运机构代办进出口的报关手续。


    (四)航空快递


    航空快递是由专门经营快递业务的代理公司组织货源和联络用户,并办理空运手 续,或委托到达地的速递公司,或在到达地设立快递公司,或派专人随机送货给收货人的一种快速运输方式。 


第四节 国际物流管理


一、国际物流网络


    1.概念


    国际物流网络是指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多个收发货“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络的集合。


    2 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作用


    完善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提高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


二、国际物流合理化的措施


    1.合理规划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规模


    2.使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加速进出口货的流转


    3.缩短进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


    4.改进运输路线、减少相向、迂回运输


    5.改进包装,增大技术装载量,多装载货物,减少损耗。


    6.改进港口装卸作业


    7.改进海运配载,避免空舱或船货不相适应的状况。


    8.综合考虑国内物流运输。 


三、国际物流中心


    国际物流中心是指国际物流活动中商品、物资等集散的场所


    自由交易区、保税区


    港口码头、保税仓库、外贸仓库超级市场等


    1.外贸仓库


    外贸仓库是进出口商品的集散、储存场所。


    保管储存


    加工、挑选、整理、包装、刷唛、备货、组装和发运


    (1)口岸仓库


    设在商品集中发运出口的沿海港口城市#p#分页标题#e#

 

    (2)中转仓库


    设在商品生产集中的地区和出运港口之间


    (3)加工仓库(工厂)


    将出口商品储存与加工业务结合在一起


    (4)储存仓库


    商品储存期较长


    2.保税仓库


    保税仓库是指由海关监督的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


    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进境后缓办纳税手续,在国内储存,待加工、装配后复出境货物。


    货物如在规定的期限内复运出境,经海关批准核销。


    如果转内销进入国内市场,则向海关办理进口手续并缴纳关税,货物才能出库


    3.保税区


    保税区是指海关境内的某一个特定的,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按照国际经济惯例运作并具有自由贸易区性质的封闭式区域


    为海关监管区域


    自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以来,又先后在深圳、烟台、青岛、天津、大连、张家港、宁波、厦门、福州、广州和海口等重要港口城市设立了保税区。


    设立保税区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和吸收外资


    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度最大的地区,是对我国“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4.自由经济区


    自由经济区是指一国设置在口岸或国际机场附近的特定区域,进入该区域的外国商品可以不办理任何海关手续。


    联合国贸发大会将自由经济区定义为:


    “本国海关关境中,一般设在口岸或国际机场附近的一片地域,进入该地域的外国生产资料、原材料可以不办理任何海关手续,进口产品可以在该地区内进行加工后复出口,海关对此不加以任何干预。”

 

 责任编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