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一、 引言

 

    所谓文化,根据『広辞苑』的解释,「人間が自然に手を加えて形成してきた物心両面の成果。衣食住をはじめ技術·学問·芸術·道徳·宗教·政治など生活形成の様式と内容とを含む。」(文化是指人类自然形成的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成果。首先体现在衣食住方面,同时涵盖了技术、学问、艺术、道德、宗教、政治等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可见文化是根植于一个民族本身,是该民族所固有的。一个民族无论经历了何种历史演变,该民族的文化始终具有恒一性。该民族的文化无论具有多么复杂的构成因素,始终反映出生活在该土地上的民族所具备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形式。

 

    日本民族一直居住在四面环海的相对隔绝的列岛上。日本地形呈南北走向,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柔和的大自然、富足的自然风土,培养了日本民族对自然和季节变化敏锐的观察力。然而大自然又有其变化多端的一面,地震、火山、海啸、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也频频发生,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日本民族在大自然的威慑下,极富忍耐性,他们抱着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信仰,努力改变自己去顺应自然的发展,而非采取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手段去阻挠、抗争大自然。具有双重性的自然,影响了日本民族的性格和意识形态,催生了他们与自然同生共息的情怀,以及与之共同进退的自然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日本民族独特的“和”文化。

 

    本文拟以“和”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法等相关理论,在探究“和”的来源与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和”文化在语言层面的表现,指出文化与语言在二外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和”的来源与定义

 

    这一部分首先探究“和”的来源,再对“和”进行定义,作为阐述“和”文化在语言层面上表现的基础。有关日本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大都是来自中国文献。弥生时代(大约公元前400年至公元250年)的日本,各地区散乱零星地存在着地域性的小国家,其政治社会状态已显露出国家的雏形。中国史书《前汉书》里记载,「楽浪海中に倭人あり、分かれて百余国となり。歳時を以て来たり献じ見ゆ。」(乐浪郡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二年(五七年)倭奴国貢を奉じて朝貢す。使人自ら大夫と称す。倭国の極南界なり。光武帝賜うに印綬を以てす。」(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文献里分别提到了“倭人”、“倭奴国”,其中的“倭”就是对日本最早的称谓。

 

    古坟时代(公元250年至710年),社会政治、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以奈良盆地大和为中心出现了大和国家。圣德太子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儒家学说和佛教思想为基准,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采用儒家学说五常思想“以德为政”,以人才的才能制定官阶,建立了官僚制。立足于政治上的道德训诫制定了宪法,以“德”为基础,综合了儒佛思想,宪法第一条就引用了孔子的话,「一に曰く、和を以て貴しと為し、忤うること無きを宗と為せ。」(一曰,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强调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用德治、礼治、法治来规范各自的行为。这个时期不仅“和”被写进了宪法、还成为了日本国家的简称。「倭」与「和」的发音是相同的,都读作「わ」,日本人在建国过程中,极力向当时具有先进文化的中国学习,丢弃了“倭”这个贱称,取而代之的是“和”。时至今日日本人也将自己称作为大和民族,“和”已经成为日本、日本人的代名词。

 

    日本文化有史以来,就被看作是一种输入文化、翻译文化,日本人把先进国家的文化视为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在日本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对其进行消化、改良,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两者合二为一就是“和”文化。“和”在『広辞苑』中有五种解释:①おだやかなこと。(温和的)②仲よくすること。(和睦的)③あわせること。(调和的)④〔数〕二つ以上の数·式などを加えて得た値。(总和的)⑤日本、倭(大和国、倭、日本)。“和”就是语言交流的温和、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生活的调和以及对外来文化的融合。日本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大和国”,称自己的民族为“大和民族”,“和”就是“大和”。现今社会还有很多与“大和”、“和”相关的词语,如:「大和歌」、「大和絵」、「大和織」、「大和魂」、「和服」、「和室」、「和紙」等。日本民族对优秀文化的敏感、对最新文化的好奇,反映了日本文化具有开放性,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消化表明日本文化具有主体性。“和”就是对这种日本文化特征精辟的概括。

 

    三、“和”在语言层面的表现

 

    在搞清楚“和”的来源与“和”的定义后,就可以对“和”文化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说明了。加藤周一把他关于日本文化特征研究的著作命名为『雑種文化』,“杂种”二字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混合性。“和”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杂种”文化,具有开放性和主体性的特点。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方面,主要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645年,大化改新前后对中国隋唐文化的吸收;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欧文化的吸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和改造。日本民族自主地选择所要吸收的内容,并在吸收过程中有的放矢,把对本国有益的文化、适应于本国发展的文化拿来所用,而且对外来文化不是机械性的拿来,拿来后还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其日本化。这种混杂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在日本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古与今、和与洋、洋与洋三者并存现象,在语言交际层面尤为突出。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语言是民族的语言。“一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当它在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方面作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语言就已被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这个民族和这个民族文化具有的代表性的象征。”“和”文化在语言层面上体现出融合性、礼貌性、暧昧性的特征。

 

    1. 融合性

 

    “和”即温和的、和睦的、调和的,而日本民族以“和”命名自己的国家,说明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大度的,没有排斥、打压,反而虚心接受,并且在不失去自己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外来文化,也即融合外来文化。

 

    日语的形成和发展尤其体现出日本民族对待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态度。众所周知,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赐印绶给倭奴国王使者的金印表明汉字首先是以器物的形式传入日本的。奈良时代出现了“万叶假名”,借用汉字来表记日语。由于汉字笔形复杂、笔画繁多,人们便开始简化汉字,平安时代出现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的汉字从直接使用汉字,到把汉字作为标记记录语言,最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假名文字,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日本人虽然创造了假名,但没有丢弃汉字,现今日语两者混用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書く」、「答え」、「早い」、「明るい」、「動き」、「始め」等。

 

    16世纪,葡萄牙人开始在日本传播天主教,从事贸易活动。随后荷兰人也要求通商,日本逐渐掀起“兰学热”。19世纪,黑船来港,加之一系列条约的签订,西方文化进入日本。二战以后,日本更是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伴随历史的发展,外来语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壮大起来,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同时也加快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外来语能够表示新的思想、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在瞬息变幻的当今世界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例如:「チーズ」(奶酪)、「バター」(奶油)等词语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表达同一个事物的时候,选用和语词或外来语会给人不同的语感。如:「茶」与「ティー」、「旅館」与「ホテル」、「机」与「デスク」等,前者给人陈旧的感觉,后者就比较时尚。

 

    日语难,难在它词的来源广,而这种广度却恰好证明了日本人吸收外来文化能力之强,这是与其民族心理紧密相关的。日本民族千方百计地把外来文化拿来为己所用,同时还使其处于日新月异当中,正是“和”给予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2. 礼貌性

 

    以礼待人方显“和”的氛围。日语在以纵向序列排列为特征的社会生活中多用寒暄语和敬语表达,正因为这种礼貌表达,使得日本民族显现“和”的气氛。

 

    使用「挨拶言葉」(寒暄用语)是语言交际方面重视礼仪的典型表现,其内容和种类多种多样。在见面时、分别时、睡觉前、吃饭前后、外出归来时等不同场合都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例如:「おはよう」(早上好)、「こんにちは」(你好)、「さようなら」(再见)、「おやすみ」(晚安)、「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我吃好了)、「ただいま」(我回来了)、「おかえり」(你回来啦)等等。即使在同一场合下,受人们长幼的差异、地位的优劣、职务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感谢时可以分别使用「どうも」、「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家人外出归来时,在家的人可以说「おかえり」、「おかえりなさい」、「おかえりなさいませ」。长短不同、繁简各异的「挨拶言葉」反映出人们社会关系的亲疏尊卑差异,社会关系越是密切,「挨拶言葉」就越是简短,反之则变得冗长。

 

    这种带有亲疏各异表现形式的「挨拶言葉」和日语敬语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效。上级与下级、老师与学生、长辈与晚辈、顾客与店员等处于不同“上、下”关系的人们在交际中会使用与之身份地位匹配的语言。仅以称呼语为例就可见敬语使用的繁杂。我们通常在人名后面添加「様」、「さん」、「殿」、「かた」、「課長」、「部長」、「社長」等后缀以示尊敬,如:「中村さん」、「山本殿」、「先生がた」、「田中課長」、「山田部長」、「鈴木社長」。

 

    寒暄语、敬语等的使用体现出日本人是尚礼的模范,他们严格按照“序列”而谨言慎行。日本人深感自己受恩于天皇、受恩于父母、受恩于主人、受恩于师长,他们会主动以“忠、孝”等形式报恩并尽自己的义务,而最基本的就是遵守礼节。正是“和”这样无形的道德规范时刻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构筑了长幼有序的和

 

    3.暧昧性

 

       由于“和”的作用,在语言交际中日本人始终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重视双方在群体中的角色,尽量避免与对方发生正面冲突,使用委婉语、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心情,为求一团和气坚持“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土居健郎用「甘え」(依赖)理论表述了日本人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进入70年代后半期,滨口惠俊提出了“间人主义”或“间人模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些学者对日本人之间横向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见解,在语言交际层面,常见的是暧昧表达。为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圆满的完成谈话,日本人在交流过程中大量使用含蓄暧昧的表达方式。多数情况下他们会使用表示“大概”、“大约”意思的词,如:「ぐらい」、「ごろ」、「ほど」、「すこし」等,「5人ほど来た。」(来了五个人),「5分ぐらい待ってください。」(请等五分钟)类似句子不胜枚举,这类词的使用能给对方一种放松的心情,创造一个愉悦的对话环境。另外日本人也喜欢用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どうも」既可以用于表示感谢,也表示道歉,分别代替「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どうも失礼しました」。在拒绝别人要求时,通常不会直截了当地拒绝,一般会先向对方致歉然后再说明理由。如:「もうしわけありませんが、先約がありますから…」(实在抱歉,已经有约了……),「残念ですが、今日はちょっと…」(很遗憾,今天恐怕……)等。

 

    总之,上述三种语言特征体现出日本民族对外对内的态度。融合外来文化以为己用;使用礼貌、暧昧的表达,体现出长幼有序、亲疏得当的人际关系。正是语言层面的“和”塑造了大和精神,构建了和谐社会。

 

    四、结论

 

    综上所述,“和”文化在语言层面表现出来的融合性、礼貌性、暧昧性特征,正是大和民族与民族文化代表性的象征,凸显了“和”文化在日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享受也追求精神享受,同时也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文化体现在文学、艺术、艺能、美术、建筑、服饰、饮食、节日、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也体现在日语这个交际工具中。「言葉はそれを生み出した社会的文化であり、文化的視点を離れて言葉を考えることは生きた本当の言葉を眺めることにはならないであろう」(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

 

    了解“和”文化对日语教学有重大意义。高校教师在日语教学中不能仅仅以教授日语为目的(为教授日语而教授日语),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把日语作为桥梁,教授日本的社会、文化等知识(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日本的社会、文化等知识的传授),让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活学活用,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传统习惯。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同时,学习优秀的“和”文化并学以致用。高校教师只有在真正搞清文化和语言关系、弄清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责任编辑: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