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模式曾一度成为经济增长最简单有效的方式。随着世界性的环境恶化,资源成本逐步攀升,21世纪,全世界都开始倡导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质都可经过再利用,重新进入再生产,使得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由于自身资源匮乏,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目标是垃圾“零排放”
松下电器公司有一个专门分解废旧家电的工厂,2003年回收利用废旧家电共68万台。废旧家电经过分解、破碎、分选等程序,变成金属、玻璃、塑料等颗粒状的材料。除了自己使用,松下还把一部分原材料卖给其他厂家,这些材料可以加工成家电产品的零部件,也可用来造家具,或是作为房屋装修的材料。
松下公司的清治一久先生介绍,从废旧电视机上拆下的显像管经粉碎处理后得到的玻璃可用于制造新的显像管,用从废旧空调热交换器中回收的高纯度铜和铝,可以做成新的热交换器零件。在松下产品展示中心的二层,记者看见一台电视机的前面立着几个巨大的瓶子,里面分门别类装着铁、铜、铝、金、玻璃、塑料等小颗粒,多少不一。清治先生告诉记者,这是按比例展示从废电视机中分解出的材料,展示中心二楼的地板、墙壁和桌椅都是使用这些循环利用的材料制造出来的。
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循环型社会建设,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据统计,通过实施《家电循环法》,有60万吨旧家电变废为宝,《汽车循环法案》使几百万吨的旧汽车变成再生资源,《建设循环法》可使日本每年几千万吨的建设工地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预计到2010年,日本的垃圾掩埋量将从现在的7400万吨减少到3700万吨,2050年减少到370万吨,最终达到垃圾“零排放”。
节能型产品受欢迎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向安全、绿色、高回收利用率方向转变。今年松下最畅销的产品是一种节水型洗碗机。日本虽然四面环海,但是大都市用水还是非常紧张。东京采用的是地下运河输水,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送水方式,然而代价高昂。由于日本私人地权一直延伸到地下,政府修建地下工程需要花钱购买地权,再加上东京地下早就建起了稠密的交通网,所以水管要建设在60多米深的地层里。修建地下运河,铺设每公里水管的费用就高达3亿美元,水费之高可想而知。节水型洗碗机加大了水流冲洗的力度和范围,使洗碗所用的水仅为原来的1/10左右,因此大受欢迎。
日本媒体统计,目前日本畅销的家用电器都有节能的特点。寿命长的节能灯泡、待机时自动休眠的手机电池、使用了高性能隔热材料的电冰箱等等,各种家电产品都在向节能型的方向迈进。
不注重环保就无法生存
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也促使企业纷纷推行“环境经营”的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乐于加强循环生产的研发和改进工作,各大企业不仅在自己的宣传资料里突出介绍自己的环保措施,在自己的网络主页里也开辟“与环境共生”等环保栏目,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有记者曾到日本群马县馆林市的三得利啤酒厂参观。企业方面表示,这个企业的资源再利用率是100%,也就是说,这家啤酒厂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废物。这不仅让记者感到惊讶,也让同行的国内环保部门官员大吃一惊。
在资源再利用展厅,日方陪同指着展板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三得利员工穿的工作服是用废弃的塑料瓶磨碎后制成的,制酒的剩余酵母则用来生产健康食品,过滤掉的残渣可制成土壤改良材料等。如果资源再利用率达到100%,企业的利润率岂不是非常高。但是三得利表示,在资源的再利用方面,有些是企业自行处理的,有些是将废物卖给其他企业,另外一部分则由企业出钱请其他公司帮助进行废物处理。也就是说,企业不仅增加不了额外收入,还有可能往里搭钱。这方面政府的硬性规定不多,靠的是企业的自觉,但日本大多数企业都愿意主动去做,为了避免处罚而被动采取环保措施的做法已越来越行不通了。因为在新的循环经济中,企业如果不解决循环生产问题,声誉就会严重受损。正如三得利啤酒厂的负责人所说,在日本不成为环保企业就很难生存。
责任编辑: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