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日本联合钢铁企业确定2006年第二季度(5-7月)发往亚洲地区的热轧卷材出口合同价格不变,为450—460美元(吨价,下同)(FOB)。这是一条普普通通的价格信息,但是把它放在海内外钢材市场背景下解读,透过价格策略所折射出的日本钢厂经营理念令人深思。


    一月份以来,国际市场板材价格一路上涨,亚洲市场热轧卷出口价格从年初的380美元(FOB)上涨到四月份的450美元,五月份合同价格接近500美元。欧洲市场热轧卷价格达到550美元,并且三季度仍有上涨趋势。


    日本钢厂二季度出口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难到他们看不见市场价格仍在上涨吗?显然不是,恰恰是预计到热轧卷价格还会上涨,并担心过高价格会损害和用户的关系,造成市场波动。为了长远利益,决定不紧跟市场上涨步伐,保持二季度热轧卷价格不变。


    新日铁预测中国钢材产能的过剩将对市场造成威胁,认为当务之急是稳定热轧卷材市场价格,从而尽可能避免热轧卷材市场混乱局面的出现。因此,目前保持出口中国热轧卷材合同价格稳定十分重要,以避免引发中国产量大幅增加,继而加重市场竞争。此外,新日铁认为保持热轧卷材价格稳定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对维持与长期客户的良好关系十分必要。


    我们再观察国内钢材市场情况和钢厂价格行为。受国际市场影响,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大幅反弹。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监测,3mm热轧卷全国市场平均价格从年初的3011元上涨至四月初的4007元,涨幅33.08%;高线价格3167元,涨4.59%;二级大螺纹3069元,涨5.14%。进入四月份,国内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四月底热轧卷价格4023元,比月初涨16元;高线3246元,涨79元;大螺纹3120元,涨51元。


    然而,四月份钢厂调价动作未见减少。据统计,约有十二家钢厂上调热轧卷出厂价格,幅度50—280元;建筑钢材调价更为频繁,幅度30—200元。初步分析,钢厂调价动机可能是:首先,四月份钢材出厂价格偏低,钢厂利润流失过大,理应涨价,如华北五钢厂四月份到京结算价格比市场价格低150元左右。其次,钢厂预计五月份钢材价格继续上涨,认为市场消化涨价的难度不大。


    钢厂调价政策对市场影响不一,受钢厂调价影响,四月下旬全国各地建筑钢材有上涨幅度50—80元。但是热轧卷市场价格基本没有上涨。可以说钢厂主动出击,推涨了四月底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


    以上可以看出,中日钢厂对市场预测以及实施的应对措施不尽相同。新日铁釜底抽薪,欲稳定热卷市场价格。国内钢厂紧贴市场价格并期望引导市场价格上行,增加销售利润。


    钢厂上调出厂价格当然会增加短期销售利润,但是,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一,价格上涨会刺激生产、吸引进口。三月份热轧卷进口扭转了连续三个月下滑局面,进口达35.54万吨,比一、二月份分别增加22.06、22.29万吨,国内价格大幅上涨应是进口恢复性增长的原因之一。二,给小钢厂提供了生存空间,不利于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初步匡算,大螺纹市场价格超过3100元,使得独立的小轧钢厂、炼钢厂、炼铁厂能够盈利,这些厂家自然不会放过市场机会,纷纷从停产、减产状况恢复生产。据国家统计局和中钢协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由于市场好转,中钢协统计口径之外的小钢厂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一月份为537.4万吨,二月份598.93万吨,三月份670.25万吨。三,向市场发出模糊信号,可能引起市场不必要的波动。目前钢材市场需求平稳,供大于求状况有所改善。四月份热轧卷、建筑钢材出厂价格不断上调,市场反应不一,有的认为后市场看涨,有的担心价格倒挂。市场预期不一致可能导致企业的市场行为混乱,使市场波动可能性加大,这对供需双方都是不利的。


    总之,紧贴市场价格,甚至把出厂价格上调到市场价格之上,人为推涨市场价格,未必能够实现增长销售利润的初衷。影响市场价格涨跌主要由供求关系来决定,在一个充分竞争市场,钢厂是市场价格的参与者而不是决定者,并非是钢厂涨价市场必然就会跟涨。四月中上旬全国冷热卷、建筑钢材上涨乏力,四月下旬上海钢材市场远期合约价格明显下跌,这些市场现象预示着五月份市场走势将趋于复杂化。


    随着钢铁工业迅猛扩张,我国钢材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大于求将成为一种市场常态,钢厂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如何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认真考虑的课题。


    据了解,日本企业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确保企业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要时牺牲部分短期利润。本次二季度出口价格政策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日本钢厂的经营理念和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责任编辑: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