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1,2004年11月,前首相小泉在某个国际场合宣布“中国已经发展得很好了,可以毕业了”,提出终止对华援助的意向。目前已基本确定于2008年停止对华资金合作、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

  2,2005年出版的政策刊物《制造业白皮书》和《贸易白皮书》大笔渲染“中国风险”,指导日本企业转向越南、印度、俄罗斯投资。日本政府有关官员进行相关解释时指出:由于中国发生“非典”,存在“投资风险”,因此日本企业对外投资需要实施“中国加一对策”,即日本企业如果决定要在中国投资,就应该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如越南、泰国建立一个同样的工厂,一旦中国发生风险,可以用另一加工厂替代。日本政府对世界各国的风险问题只字不提,单独指出中国存在风险,显然是别有用心:它判断中国政府不希望两国政治关系的恶化扩大到经济领域,于是就打出经济牌来牵制中国。事实证明,日本政府如此“指导”日本企业对外投资并非毫无效果。2005年11月,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开发金融研究所对日本企业对外投资计划进行例行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企业未来对华投资热情降低,认为中国存在风险的企业增加。

  3,日本政府以可以转为军用为由查抄日本雅马哈公司对华出口的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事实上,此飞机的性能与日本政府出口管制法律中规定的相关具体技术性能要求相差甚远,技术专家也认为它不可能转为军用。日本政府的这一做法等于警告日本企业:对中国出口技术、设备必须选择比较落后的。

  4,2006年3月24日,日本政府在最后期限临近时决定暂停2005财政年度(2005年4月1日—2006年3月31日)对我国的援助。日本媒体指出,这是针对我国开发东海油气田而提出的方案,是针对我国一再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做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