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日本自由党党魁小泽一郎4月6日公开扬言,日本“一夜之间可生产上千核弹头”以“遏制中国的过度膨胀”(本报昨日曾作报道)!爱好和平的人们当然希望他是在痴人说梦,然而事实上这个狂妄的家伙并没有发疯,也并非夸口或失言,而是在吐露真相:日本完全有能力在一夜之间制造出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核武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章启月:这是挑衅性言论
 
据新华社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昨天就小泽一郎的言论作出回应,指这是一种挑衅性言论。有记者问,日本自由党党魁小泽一郎6日发表演讲时,攻击中国致力于扩充军备,称日本可以轻易制造出核武器,军事上不会败给中国,请问对此有何评论?章启月说:这是一种挑衅性言论,是旧冷战思维的典型反映。
 
另据来自东京的消息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昨天在记者会上,明确否认了日本核武化的可能性,指出日本在战后一贯的国策是不拥有核武器,今后将继续遵守这项政策。
 
1“核情结”由来已久 研发历史超过60年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国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二战时日本就开始疯狂地研制原子弹了,只不过没来得及搞出来而已。
 
1940年秋天,日本陆军本部密令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开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由著名物理学家仁科芳雄负责。几乎与此同时,日本海军也开始悄悄地进行代号为“F-GO”的“超级炸弹”绝密研制计划,负责人是另一名物理学家荒胜文作。“F-GO”于1942年在福冈正式启动,不过进展缓慢。
 
1945年4月,日本的原子弹研发受到重挫,因为美军轰炸机无意中炸毁了仁科芳雄的热扩散分离设施。日本陆军并不死心,偷偷地把原子弹研究机构搬到了今天朝鲜的科南地区,成功地生产出了一小部分重水。此事引起了苏军情报机构的浓厚兴趣,战争结束时,苏军特种部队抢占了此处设施,那里的设备和人员神秘地“蒸发”了,有消息说被苏军带回了国内,并在苏联的原子弹研究过程中起了相当的作用。还有消息说,日本人还是偷偷地带走了绝大部分技术资料。
 
日本海军研制原子弹的力度比陆军大得多,甚至试图与纳粹德国联合研制原子弹。1945年5月,纳粹德国U-234潜艇受命执行一项绝密任务:运载560公斤铀氧化物和3.5公斤同位素铀-235前往日本,供日本研制原子弹用。这些核原料相当于制造一颗原子弹全部原料的五分之一。这艘德国潜艇被美国海军发现并遭重创,最终向美国人投降,所有核原料因此落入了美国人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军奇迹般地发现了日本的5个回旋加速器,这种用于分离普通铀的装置着实让美国人大感意外。美军最后将五个回旋加速器全部砸碎,丢进了东京湾。
战后,日本宪法禁止日本拥有核武器,日本政府还声称要恪守“无核三原则”,即禁止日本拥有、生产、引进核武器,但日本的核研究一直没有停过。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决定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核电厂成了最重要的替代能源,日本开始名正言顺地大量进口核原料,核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2 技术一流,设备先进,原料充足 “核能力”极为惊人
 
现在的日本离核大国到底有多远呢?且让我们看一看日本的“核能力”。
 
首先,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核能技术。日本有52座核电站,年发电量约4万兆瓦,位居世界前列,在核能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是举世公认的;日本拥有增殖反应堆技术,此技术一直是核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建造增殖反应堆技术之复杂、投资之巨大远远超过发展核武器,日本穷10年之功耗资60亿美元建成了“文殊”中子增殖反应堆,并于1995年8月试运行发电成功;日本核聚变技术研究位居世界核技术最前沿,核聚变比核裂变效率更高、应用前景更广泛,一直是核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日本拥有全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变实验装置,其受控核聚变装置也属世界一流。
 
其次,日本拥有超强的计算机仿真核爆能力。日本已研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6000亿次的超高速计算机,完全有能力对核爆炸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俄罗斯军事专家弗拉基米尔·比洛乌斯认为日本有能力在一年内制造出核武器,即使不进行核试验,也能运用高速大规模电子计算机在三维空间对核爆炸的全过程进行模拟。
 
第三,日本积极探索新的核原料获取技术。锂是生产核弹材料氘化锂的重要原料,最近,日本利用吸附材料在4小时内从海水中提取到了浓缩3.23倍的锂,这比从陆地矿石中提取锂的成本低一半;1989年日本向月球发射了一个“先驱者”探测器,以探测月球表面含锂丰富的砂石。
 
第四,日本拥有很高水平的核弹头运载技术。1985年日本就已初步具备自行研制巡航导弹的能力,今天日本的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已位居世界第三,不仅拥有可携带核弹头的“奈基”导弹,也拥有能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因此完全有能力把核武器投送到任何敌对国家领土。
 
第五,日本储备有数量惊人的核原料。截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已采购21吨氧化铀,按计划到2000年又采购了约20吨。日本钚储备量为4.5吨左右,还计划从英、法增购40吨钚,加上到2010年可自行分离回收的50吨钚,届时,日本钚的总储量将达到100吨,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钚储存国,除了核反应堆正常消耗尚有60余吨的剩余。1吨钚可以制造120枚核弹头,拥有先进导弹研制能力的日本,用这些“剩余的钚储备”可制造多少核弹头就不言自明了。
 

3 说一套,做一套“核政策”暧昧不明
 
   自1967年佐藤荣作首相提出“不拥有、不生产和不引进核武器”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宣称坚持“无核三原则”,实际上,日本政府对这口口声声坚持的原则一直是说一套做一套。日本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态度令人生疑。早在1967年开始对“核不扩散”进行讨论时,日本就表现出令人吃惊的消极态度,对“核不扩散”大加反对。在1993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日本对1995年到期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延长问题又表现得犹豫不决。
冷战结束后,日本公开声称“不会指望美国永远的核保护”,即使美国愿意提供这种保护,但“日本的国家利益不可能总与美国国家利益保持一致,最终要独立地负责它自己的安全”。这就使日本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2001年7月,日本以保护核安全为由,在国民自卫队中建立了一个特别的核小分队。
 
尽管在目前的形势下日本还不大可能公开发展核武器,但随着未来形势的发展变化,谁也无法断言日本不会发展核武器。日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高超的科技水平和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毫无疑问,只要形势需要,日本一旦作出发展核武器的政治决定,成为核大国就指日可待。
 
千万别把小泽一郎的威胁看成疯话!日本离核大国有多远?他已经说出了答案:一夜时间!
 
责任编辑: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