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日两国分别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在地区和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面对当前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次会面,强调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中日双方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加快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应变压力为动力,冷静分析危机中潜藏的机遇,善加运用,趋利避害,把危机转变为加快结构升级、提升中日经济合作水平的良机,这将对东亚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第一,有效运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就应对危机加强沟通和协调。由温家宝总理和安倍晋三首相于2007年共同启动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已经成为中日两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国领导人多次就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有效运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达成共识。双方商定第二次对话于2009年在东京举行,将就中日宏观经济政策、节能环保合作、贸易投资合作、地区及国际经济问题等进行讨论。双方应充分利用高层对话及相关机制,加紧政策协调,确保两国应对危机的对策及时、同步、准确、有效。
  
  第二,中日应共同努力扩大内需,相互借助市场资源,提振市场信心。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内需,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努力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平稳发展。中国将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近期,中国已连续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金融领域促进经济发展的九项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三项措施以及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七个方面意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将有力地支持内需和进出口稳定增长。
  
  日本政府也在为提振经济景气作出努力。20088月至12月先后三次推出总计50万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对策,12月又通过创纪录的总额88.55万亿日元的2009财年预算。为稳定金融体系,恢复实施零利率;推出多项减税措施,向地方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改善民生,减轻个人负担;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制定新的中长期振兴经济综合计划,将信息及知识经济关联产业、高龄社会关联产业确立为发展重点。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及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时期,市场具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中方愿与日方一道,相互借助市场资源,共同抵御经济衰退。我们了解到,日本经济界普遍关注中国4万亿元经济促进措施,希望通过参与有关项目从中受益。对此,中国欢迎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参与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项目合作,不会采取“关门政策”,不会实行仅限采购中国产品的“BUY CHINA”措施。只要国内市场有需求,无论是国内商品,还是国外商品,我们都将一视同仁。
  
  第三,共同防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和环境。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日趋严酷,一些国家倾向于收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卷土重来。中国过去深受其害,已连续13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是双刃剑,其结果必然导致“双输”甚至“多输”。希望中日两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稳定亚洲市场、提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加强对话和沟通,形成共同行动机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相互支持,维护亚洲国家利益。
  
  第四,携手推进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大的经济危机时期都会引发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成为新产业发展的良机。从现实需要和技术储备看,新的重大产业革命的时机已基本酝酿成熟。中日应加强合作,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联合研发与技术创新,探讨制定和推广统一标准,推动亚洲引领制造业领域新产业革命。
  
  1、继续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领域务实合作。中日节能环保合作已初见成效。200811月,由中国发改委、商务部、驻日使馆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东京举行,中日两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近千人与会,双方签署了建筑物节能及改善水质等19项合作协议。由中国商务部牵头的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节能环保技术合作分会,举行了以污水污泥处理为主题的第三次对口交流会议。在双方务实推进下,江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无锡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及环太湖流域节能环保重点技术引进与合作项目等有望取得成果。中日两国间业已形成了加强节能环保合作的重要共识,建立了合作平台和联络机制,今后应着力推进务实合作,探讨资金、技术合作的有效方式,切实推进具体项目,谋求实质进展。
  
  2、加强中日软件和信息服务合作。日本是中国重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市场之一。为更好地促进中日双方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89月,中国商务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在东京共同举办了“中日软件和信息服务论坛暨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海外分会”,两国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400余人与会,双方企业还举行了对口合作洽谈,取得了积极成果。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合作,共同推进信息技术研发,对两国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就业、提升竞争力意义重大。
  
  3、扩大技术贸易与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及研发合作是中日经贸合作中十分活跃和极具潜力的领域,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将带动技术贸易需求增加。中国将启动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二线、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等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建设将拉动技术贸易增长。中日企业应打消疑虑,迅速决策,加快相互技术转让与共同研发,共渡难关。2008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期间,中日双方签署了技术贸易合作备忘录。希望双方尽早举行工作组会议,磋商制定具体合作框架,促进两国技术贸易合作的深化发展。
  
  第五,探讨建立中日食品安全长效机制。2008年以来,中日均发生了一些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对两国食品、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中方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针对饺子事件、奶粉问题等均已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确保中日食品、农产品贸易顺利发展,双方应继续合作,抓紧探讨建立具可操作性、互动性的技术平台,形成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合作机制。
  
  第六,加强服务贸易合作,培育对外贸易新增长点。发展服务贸易对调整和优化外贸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将进一步完善促进政策,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培育重点领域服务贸易企业,积极鼓励服务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日本服务贸易进出口均居世界前列,希望加强中日运输、旅游、咨询等服务贸易合作,为发展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第七,鼓励双向投资,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企业相互投资是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不应因危机冲击而盲目收缩、自剪羽翼。两国政府应下大气力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相互投资。中方欢迎日本地方政府提出明确优惠政策,吸引中国企业赴日投资兴业。此外,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小企业合作是深化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课题。为落实双方签署的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中国商务部同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确定各自牵头单位和执行机构,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建立咨询促进体系,在中国有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日本中小企业产业科技园”,为中小企业合作创造更为宽松的商务环境。
  
  第八,中日合作开发第三国市场。中日两国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国际经验、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各具优势、互有需求。合作开发第三国市场将给危机中的企业带来新出路,已成为中日两国企业在经济严冬下“抱团取暖”的战略判断和选择。双方应鼓励并支持两国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商业运作为依托,以发展共赢为目标,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日本国际贸促会就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希望双方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合作。
  
  第九,加强地区和多边经济领域合作。在当前特殊时期,应做出政治决断,加快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培育和建设区域内市场,建立有效的域内分工体系。中日两国应积极促进中日韩合作、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搞好2009年中日韩合作十周年系列活动,开好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推动本地区各国在贸易、投资、金融、能源、环保等领域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多元开放的区域合作格局。中日两国应加强在世贸、亚太经合等多边机制下的协调与合作。中日两国应为维护金融稳定采取积极措施,共同推进清迈倡议进程和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在确保两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努力维护亚洲经济的稳定。
 

                                                                                                                                        责任编辑:文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日本政府长期“偏爱”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