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水俣公约》外交大会在日本闭幕
【新华网日本熊本10月12日电】 (记者杨汀)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的《水俣公约》外交全权大会11日在日本熊本市闭幕。包括中国在内的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最终签署《水俣公约》,标志着全球携手减少汞污染迈出新的重要步伐。
《水俣公约》准备会议及外交全权大会7日在熊本市开幕。根据今年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五次关于汞污染的政府间谈判通过的公约基本框架,来自1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为期4天的协商讨论。截止11日会议闭幕,共有92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代表签署了本次大会的《最后文件》和《水俣公约》。
《水俣公约》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汞的生产、流通、使用及污染控制做出具体安排,涉及原生汞矿生产、汞的贸易、添汞产品、涉汞工艺、小规模和土法手工炼金、大气排放、水体和土壤释放、污染场地等多个领域,同时还就资金机制和技术援助做出安排。
该公约名为《水俣公约》,意在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水俣市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提醒各方对汞污染问题予以重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还前往水俣市参加“水俣病事件”纪念活动。
由中国环保部牵头,外交部、工信部等单位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本次大会。代表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在关于公约的五次政府间谈判中,主动与各国协调立场,在重点议题谈判上发挥了积极建设性作用,为公约成功签署做出重要贡献,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水俣公约》是国际社会通过的多边环境条约,对于控制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据悉,该公约在经过50个国家的政府批准后,有望于2016年生效。
资料来源:新华网
转载时间:2013年10月12日
网 址:http://japan.xinhuanet.com/2013-10/12/c_132790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