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热闹的对华外交背后
近日,日本官方似乎展示出一轮热闹的对华外交姿态。日首相顾问饭岛勋以个人身份来华,新任常务副外长斋木昭隆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安倍首相多次公开表态说,日方对两国外长或领导人会谈不设任何前提条件,希望双方“互相敞开胸怀推进对话”,期待与中国领导人“亲切、友好地会谈”。
乍一看,日本方面正努力表现出“对发展日中关系的积极姿态”。但透过这些热闹,还可以看到日本政府的另一面表现。如安倍首相在参院选举前发表了不少对华示强言论,对中国人来说言犹在耳;上周安倍出访东南亚时,极力拉近与菲律宾军事关系,被舆论不约而同解读为以牵制和防范中国为目的;日最近公布的《防卫白皮书》也花了大量笔墨指责攻击中国。更有甚者,日副首相麻生太郎7月31日公开表示,可以去参拜靖国神社。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日本这一轮密集对华释放的信息似乎没有方向与核心,让人在热闹背后看不懂日本究竟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其实,自中日关系因去年钓鱼岛事件跌入低谷以来,这样的信息混乱并不少见。
当然了,看的人乱,做的人心中却明镜儿似的。这热热闹闹外交背后的打算,无非是要举着对话的大旗,把改善中日关系的责任之球踢到中方一侧,给外界造成中方不讲道理、不愿对话的印象。
不过,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挑起钓鱼岛事件、恶化中日关系的责任在日本政府,想要不付出任何代价就掀过这一页是不现实的。喊口号、唱高调不是解决之道,故意释放假象而不采取实际行动更不是解决之道。
孔子说过,以前他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后来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希望日本方面不要只图热闹,而是为改善中日关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一要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这是改善两国关系绕不开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应有客观、充分的认识。二要防止中日关系再闹出新事端。特别是“8.15”前后,任何在历史问题上的挑衅性表态和行动,都是浇火之油。三要营造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的社会舆论氛围。日本领导人和官方不要再频频发表涉华消极言论,否则两国关系必然雪上加霜。
日前,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赢得参院选举。不出意外,安倍首相今后3年有条件继续执掌政权。国际舆论已对日本未来在历史等问题上的走向表示了担忧。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升国际公信力、塑造国家形象,日本就要准确判断形势,着眼自身长远发展、与邻国关系和地区稳定,制定正确的战略性外交政策。于中日关系而言,应将重视对华关系的表态落到实际行动上,这才是日本对华外交的真正出路。
资料来源:人民网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06日
网 址: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805/c1002-22450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