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旅日学者独家解析:“纠结”的日本社会

日本街景(资料图片)

【新华网日本频道大阪2013年07月28日电】题:民主制度下日本社会的变化(1)万事不求人与情感发育障碍症的多发

日中社会学会会长 陈立行供本网特稿

日本在争取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也和很多国家一样付出了很多代价。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接触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在明治时代出现了幸德秋水等进步社会主义思想家,但是在与保守力量对峙的过程中,幸德秋水等人被处决。1889年日本虽然导入了选举制度,但选举权只限于具有一定财产,25岁以上的男子。

1945年战败后,在美国占领军GHQ(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通过日本的政治机构和政府的直接干预实施了对日本的间接统治。1946年实施了全民选举。在GHQ的干预下解散了军队,释放了政治犯,解散了财阀,实现了农地解放,大学自治,教育改革,到了1970年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和年金制度。

战后的冷战时期,美国将其民主主义的理念和制度随着美军基地和经济援助向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输出。如韩国、菲律宾、台湾等,但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虽是同盟但并不是战败国,都没有向日本一样驯服,在实现政治改革过程中既有流血也有反复。日本没有经历其他国家的反复,顺利的完成了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

战后近70年,除了民主的政治体制以外,舆论和法律对政治权利的监督不断强化,尤其在教育领域,平等、民主的意识已经渗透到每个具体的教育环节。经过三代人的演变,现在大多数日本人认为民主制度是天生据来,权利平等是理所当然。

日本跪式服务(资料图片)   

随着市场机制向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以及日本人重视细节,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人们在所有的消费过程中都被捧为上帝。再加上持续了几十年的终生雇佣和年功序列的工资制度,大多数日本人只要按部就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该是你的不拿也是你的:不该是你的想方设法也没用。人们不必为消费、教育、医疗、获取机会等去求亲求友。只要在自己工作的小集团中没有压力的话,就不会有麻烦和烦恼。日本逐渐变成了可以“万事不求人”的社会。

在这种环境中,很多人开始讨厌集团生活,讨厌和他人交往,成人后甚至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都觉得麻烦。面对很小的生活琐事,“真麻烦!”几经变成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给别人添麻烦”也变成了日本人之间的大忌。尤其在城市,住在一栋大楼里见面时能互相打招呼就相当不错了,如果再能聊些天气、棒球、足球之类的话就是关系相当近的邻居了。很多年轻人见人头都不抬,天天同乘一台电梯,见面时像不认识一样。

在城市,日本人结婚后很少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了孩子后父母也很少帮忙,更不可能雇保姆,都是自己带。很多年轻父母不知道如何教孩子与他人交往。现在,在9年义务教育期间,小学有0.5%、中学有1%-2%的学生虽然学校在籍,但不去上学。有15%左右的学生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上世纪90年代网络普及以后,很多孩子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这一代人已经长大成人,很多人在与他人沟通过程中出现困难,很难找到正式工作,临时工作干不了几天就嫌麻烦不干了,回到家中吃父母的,更别说结婚了。

根据日本内阁府的统计在20-40岁之间大约有70万人的“啃老族”。占这一年龄段总人口的3-4%。更严重的是在一流大学中只会学习的书呆子越来越多,谈到自己的专业时振振有词,除此就没了话题。最近媒体报道在一些IT企业,大约有10%的优秀电脑工程师在与人沟通方面有困难。日本的医学界把这种与他人沟通有困难的现象定义为“情感发育障碍症”。这种症状的原因与大家熟知的自闭症或弱智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缺乏与他人交往或集团生活的经历。没有能力理解他人的言行,不会处理和解决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日常琐事。

日本社会系统的有效运作本来是非常难得的成功,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忽视其相反的一面。战后,日本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了支持经济高度经济成长过程中的劳动市场,日本导入了各种鼓励专业主妇的税收政策,绝大多数男职工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家务和教育孩子的工作全部抛给妻子。因此,在可以万事不求人的社会中,母亲性格比较内向,与人交往比较消极的话,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如果年轻人中“情感发育障碍症”和“啃老族”超过同龄人口的5%这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界限,21世纪后日本的劳动力素质,日本的集团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资料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

转载时间:2013年07月28日

网    址:http://japan.xinhuanet.com/jpnews/2013-07/28/c_132580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