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日媒:中美在对立中协调新中美关系需待时机

日本经济新闻网2013年07月15日文章,原题:中美在对立中协调 第5次中美战略及经济对话取得一定成果,首次决定开始投资协定的正式谈判,将首脑会谈达成的共识向前推进了一小步。伴随经济和贸易关系的迅速升温,中美两国迫切需要加强合作,但货币、金融政策及通商等领域横亘在两国间的沟壑依然深邃,要寻求两国之间的融和之道,似乎要花费一些时间。

中美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的对华贸易30年增长了100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有观点认为2020年中国的中产及富裕阶层将扩大至目前的3倍,人数达到4亿人,可以说中国是美国就业和贸易扩大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新领导层寻求在经济、政治和军事层面构建与美国对等的“大国关系”。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国接受了美方要求,同意为签署此前被搁置的涵盖全部领域的投资协定而展开全面谈判。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作为经济大国,中国将推动多边合作和地区发展,显示出构建新型中美关系的积极意愿。

在中国希望借助飞跃式增长提高自身国际地位的背后,经济结构和货币体系改革等中国的走向将面临诸多考验。另一方面,奥巴马政权和美国国会则对巨额对华贸易逆差感到焦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面对主张渐进式改革的中国,美国无疑将在私下加大施压力度。

此外,在货币和金融政策上的对立也在加剧。针对中国的货币人民币,美国财政部长杰克•卢等人敦促中国推进以市场为核心的汇率制度改革,并敦促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称“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对此易纲表示汇率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没有要消除与中国之间的对立,似乎需要很长时间。能在多大程度上修正金融危机的根源——国际性经常收支不均衡?今后的中美磋商将成为关键。

启动投资协定谈判、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证券监督、促进服务市场竞争——作为对话的成果,中美列举了个积极合作的领域,凸显了合作氛围,但这些举措能否落到实处?将取决于今后的磋商。要构建双方都能获益的双赢关系,目前才走出第一步。

 

资料来源:环球网

转载时间:2013年07月15日

网        址:http://oversea.huanqiu.com/economy/2013-07/412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