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共同社2009127日电】近日公开的日本外务省外交记录中,200110月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谈时关于历史认识问题的谈话概要如下(本文中江泽民与朱镕基的发言由日语翻译而成)

  

小泉与江泽民的会谈

  

江:小泉首相在卢沟桥表明了许多姿态。有句话叫作“言必信、行必果”,首相则实践了“行必果”这一点。

 

小泉: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卢沟桥,再次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悲惨。我是带着对因侵略而牺牲的中国人民的道歉和哀悼进行参观的。日本走上战争之路的一大原因在于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日本在进行反省的基础上,牢记只有国际合作才是通向和平繁荣之路。历届内阁都一贯坚持这一方针。

 

江:首相很年轻,与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大致同龄,我比你们大十五、六岁。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中国曾有一段时间国力比较强盛,但进入近代后就衰弱了。这是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的结果,同时还受到了列强的欺凌,这些列强中也包括了日本。我一直向日方强调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小泉:希望加深各种交流。

 

江:今天的会谈缓和了两国间的紧张局面。中日关系好时,各方面的交往很密切,关系遇到困难时,总是与教科书和靖国神社这类历史问题有关。对中国人民而言,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靖国神社里虽然有普通战争死亡者,但同时也供奉着日本军国主义战犯的牌位。我能理解日本国民追悼其亲属,但如果日本领导人去参拜,就会引发非常复杂的结果。

 

 

小泉与朱镕基的会谈

 

小泉: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卢沟桥。我对历史很感兴趣。作为将来的借鉴,学习历史非常重要。

 

朱:通过教科书和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民看到了日本的态度,都觉得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首相参观卢沟桥值得欢迎,我稍早以前也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果不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日本与亚洲、中国的关系。希望首相能认识到,教科书和靖国神社等历史认识问题对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而言,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责任编辑: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