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曾创办人均3000元一位的怀石料理餐厅“紫”,被视作上海世博会最贵料理的日本龟甲万公司,昨天再度来到上海,寻找那些曾令上海市民最感动的美味回忆,第一站选在上海大学。去年,该公司在日本发起寻找“美味回忆”,收获的是温馨的家庭情感。

大地震让日本人再审“食”

“以前的‘食’,是家庭成员或者伙伴们情感交流的重要机会,而现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夫妻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同桌吃饭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该公司总裁染谷说,现在,仅父母、子女二代同堂的日本“精简”家庭和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日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很多老年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早已习惯了孤独的吃饭。“与人交往的断绝,造成了交流的减少,其结果就是产生对社会的疏离感。”然而,去年因为日本遭遇了罕见的大地震,经历了生死离别之后,日本人再次审视“食”这个词。“从那时起,很多日本人意识到了‘羁绊’的真正含义。”

寻找到的是家人和情感

去年,该公司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寻找“美味回忆”的活动,收获了无数关于美食的回忆。“这些回忆不仅仅是共鸣,也更让人珍惜和家人沟通、交流的机会。”

上海大学教师韩璐璐曾经阅读过得奖的作品。昨天,她告诉记者,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篇美味回忆写道,小时候,一直看到奶奶将食物囤积在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除了正常的做饭,经常会额外做一些食物囤积起来。”作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奶奶也不肯回答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爷爷过世后,奶奶再也不囤积食物了。后来,他按捺不住好奇心,再次询问奶奶。奶奶才说,是怕自己先过世,这样,爷爷就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做的食物。

韩璐璐说,日本人的“美味回忆”是以食物为纽带的情感。“或许只是和父亲一起做便当的快乐,或许只是一次儿时伙伴的聚会。”“希望通过此次征集,能让上海市民回忆起与‘食’感动的事情,一个轻易不会与人分享的与‘食’有关的记忆。”染谷说,或许中国也会逐步遭遇日本现在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希望此次征集活动,能够成为大家反思自己生活方式,回想起对自己最重要的人、重要那一刻的契机,加强与家庭的交流。

来源:凤凰网

网址: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5/09/14406988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