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011年8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文章指出,最新的輿論調查結果表明,中日兩國相互的公眾好感度都出現下降,而影響雙邊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是領土問題。在日本戰敗66周年之際,日方的反省之意明顯淡漠,繼任首相最熱人選更出妄言為甲級戰犯開脫罪名。
儘管日韓間近期沒有相關的輿論調查,但兩國圍繞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已經多次反目,日韓關係嚴重下滑。有分析指出,日本與中國、韓國的近鄰外交始終無法逾越領土和歷史糾紛問題,而混亂不堪的內政狀態更是妨礙了日本的外交,日本修復中、韓關係的進程不可避免地出現停滯和倒退。
中日國民感情惡化的首因是“領土問題”
日前由中國日報社和日本“言論NPO”共同實施的第七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結果公布,結果顯示中日雙方相互好感度明顯下降,中國公眾對日好感度為28.6%,比去年下降了近10%。日方20.8%的公眾和40.6%的知識分子對中國有好感,分別比去年下降了6.5%和10.8%。數據顯示,兩國公眾對於對方國家的好感度下滑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領土問題”。
中方58.4%的公眾和42.8%知識分子把阻礙兩國關係發展的因素歸咎於領土問題。日方這一比例則為63.2%和51.2%。
經濟“與鄰為善” 安保“與鄰為戒”
在小泉執政期間,為應對冰冷的中日關係狀況,日本對華採取“政經分離”的兩手策略——政治是政治,該吵的吵該鬧的鬧;生意歸生意,經濟實惠很重要。
當前的中日關係與該特殊時期很有幾分相似。尤其是去年發生了撞船事件以及今年日本遭遇地震海嘯災害以及福島核事故之後,對華政策“政經分離”的趨勢越發明顯。一方面,日本政府、旅遊界對中國遊客是千呼百喚,簽證政策接二連三地放寬;另一方面,對中國的國防政策指手畫腳,“中國軍事威脅論”甚囂塵上。
繼新版日本《防衛白皮書》指責中國在與鄰國的糾紛中採取“高壓手段”後,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0日在國會表態說,如果其他國家“侵略”釣魚島,(日本)將不惜一戰。
針對中國航母首航,日本防衛大臣的表態與美國如出一轍:“肯定會對地區安全造成巨大影響。航母具有機動性和很強的攻擊力,中國應該說清楚有何理由必須擁有航母。”新首相熱門人選稱:“甲級戰犯不是戰爭罪犯”
每年的“八.一五”都是審視日本歷史認識的日子。單從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看,民主黨政府比自民黨政府的進步之處就是,所有的內閣大臣都未前往參拜。但是,在當天中午的“戰歿者追悼儀式”上,天皇今年的致辭較往年“省略”了對被侵略的近鄰國家的道歉。
此外,作為接替菅直人擔任新首相的最熱門人選,財務大臣野田佳彥在“八.一五”這個特殊的日子再度重申了其對甲級戰犯的特殊理解——“甲級戰犯不是戰爭罪犯”。
野田曾在2005年以在野民主黨國會對策委員長身份提出質詢書,稱“被稱為甲級戰犯的人不是戰爭罪犯”,他辯稱《舊金山和約》及4項國會決議已經從法律上給戰犯“恢復名譽”,而且“以合祭戰爭罪犯為由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邏輯已站不住腳”。
8月15日上午,野田在內閣會議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當年的這個認識“基本沒有變化”。針對野田佳彥的“甲級戰犯觀”,韓國各大媒體16日紛紛予以痛批。《朝鮮日報》認為其“暴露出極右的軍國主義歷史觀”。《東亞日報》指出,野田此番言論與日本民主黨所有內閣成員在日本戰敗日不參拜靖國神社的一貫立場“背道而馳”。
“韓國總統可以隨時訪問獨島”
執政的韓國大國家黨代表洪准杓14日表示,“針對獨島主權問題,我們應修改當前的低調外交,積極維護領土主權”。他表示,應在鬱陵島駐扎一個中隊的海軍陸戰隊兵力,然後從中抽出一個小隊輪流駐守獨島。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圍繞韓國國內要求總統李明博訪問“獨島”的呼聲,青瓦台宣傳首席秘書金鬥宇15日表示,“韓國總統可以隨時訪問韓國的領土”。報道稱,金鬥宇的上述發言意在表明韓國已作好根據形勢“斷然應對”的準備,借以牽制日本。
有關李明博訪問獨島一事,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本月5日在參加民間廣播節目時明確表示“沒有什麼問題”。
资料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