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原因,日本政府7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交了事故报告书,报告书中首次承认,福岛核电站1-3号机组可能发生原子炉穿孔。
据日本《读卖新闻》6月7日的报道,日本政府在调查报告书中就核燃料已从受损的1-3号机组原子炉压力容器底部泄漏、堆心发生溶解后或堆积在内部容器内的可能性进行了说明。
发生熔解的核燃料棒落到压力容器底部,并在内部容器内堆积的现象被称为“原子炉穿孔”,比“堆芯熔解”的事态更为严重。熔解的核燃料落到压力容器底部,控制棒的连接处发生破损后,含有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从穿孔处发生泄漏。这也是日本政府首次就可能发生原子炉穿孔进行了官方证实。
另据日本NHK电视台的消息,报告书中还指出,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和内阁府下属的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等负责核能安全的行政机构由不同的部门分管,导致责任不明确,这是日本政府必须吸取的教训。因此,日本应当对行政机构进行重组。
报告还指出,乏燃料池建造在反应堆厂房的高处,这对冷却工作造成了阻碍。报告要求东京电力公司修改核电站的基本设计方案,确保发生重大事故时依然能进行冷却等必要的工作。
另外,报告还基于总结的经验教训得出结论称:“日本必须彻底修改核能安全对策。日本应与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研究重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应对方策,致力于提高全球核电站的安全性。”
责任编辑: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