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2011年5月17日公布了有关应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时间表,提出了灾后重建和赔偿等诸多领域的实施日程目标。政府表示将由国家负责对灾民进行援助,不过,要实现其中提出的目标,问题仍堆积如山。有关具体赔偿措施的法案预计要到夏季以后才能提交国会,能否按时间表推进尚有很多疑点。
福岛县地方政府希望兴建累计1.52万套临时住宅,时间表提出计划在8月中旬之前全部完成。
不过,确保用地依然存在问题,预计到5月末将完成9319套,仅占全部的约60%。
时间表中包含了一些民众强烈要求的内容,如从疏散区域取出汽车以及第二次回家等事项。不过,政府并未表明何时能够取消疏散区域,而这是最关键的。
关于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瓦砾、排水系统中的污泥以及校园中的土壤等问题,政府在时间表中表示今后将采取相应的对策,但是最终在何处进行处理,目前还拿不出具体的办法。
此外,要全面启动救灾工作,还需要制定第二次补充预算,其规模将远远超过5月2日的2011年度第一次补充预算。然而,这笔资金从何而来,至今尚未确定。虽然可采取征税等手段,但由于灾区重建计划尚未出台,因此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依然态度谨慎,前景尚难以预料。
政府和东电公司方面预计核反应堆在秋季之后将进入稳定的“冷停堆”状态,届时计算经济损失将更加容易。
赔偿工作将会遇到很多的麻烦。1999年9月茨城县东海村的核燃料加工厂发生临界事故时,6000多起谈判总共花费了十多年时间。而此次受灾的民众多达数十万,谈判工作很可能会旷日持久。
赔偿的范围也会存在争议。作为赔偿的前提条件,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希望与东电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能够放弃债权,引起了金融界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在野党方面则批评政府在追究东电公司责任的问题上过于手软,预计相关法案很难在国会获得通过。
日本政府17日召开内阁会议确定了“政策推进指针”,列举出社会保障、税制一体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等重要课题。对于因东日本大地震和核电站事故处理不力而面临严厉指责的菅直人政府而言,此举旨在塑造政府“重新出发”的印象。然而,该指针缺乏具体内容,实现途径并不明确。
“指针”明确表示“大地震发生后,维持财政和社会保障信誉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因此坚持在6月制定一体化改革方案。参与制定该指针并且力主重建财政的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与谢野馨的个人色彩在该“指针”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另一方面,在何时决定是否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问题上,“指针”提出“将进行综合考虑”后作出判断。与谢野馨在记者会上补充说,提倡推进经济合作的“去年11月的内阁决定不会动摇”,从而使得关于此事的决定显得含混不清。
责任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