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称为日本“鹰派外交家”的前原诚司因接受外国人政治捐款于3月6日宣布辞去外相职务,51岁的副外相松本刚明临危受命,成为菅直人内阁中途上马的第四位大臣级人物。松本属于日本民主党内的新一代政治家,被日本国内评论为“国会中的理性派”。为搞清这位新外相以及民主党的对华外交在日本地震后是否发生变化,《环球时报》日前对松本刚明做了独家书面专访。
环球时报:您是在日本地震发生前夕就任的,请问您当初对日本的对华政策怎么看?地震对此有没有影响?
松本刚明:我于3月9日受命就任外务大臣(外相)。我认为,贵国是一衣带水的重要邻国,日中关系不仅对日中两国,对地区及国际社会也很重要。我国将从大局出发,与贵国在各种领域推进具体合作,以充实“战略互惠关系”内涵。我就任大臣两天后就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前往我国驻华使馆进行吊唁,温家宝总理、杨洁篪外长等贵国政府人士以及众多贵国国民还纷纷表示慰问。
此外,贵国派遣国际救援队、提供救援物资,还在民间募集大量捐款,这使我重新回想起日中长期以来的友好关系。在此,我代表日本政府和国民表示由衷的感谢。尤其是,在因海啸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贵国救援队在降雪、严寒的环境下,连日竭尽全力开展搜救活动。在此,我想向该救援队的每一位表示由衷敬意。我们将铭记贵国温暖人心的援助和许多鼓励,为进一步充实“战略互惠关系”内涵和改善双方国民感情而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并切实累积具体成果:一是在防灾、核安全、环境领域的合作;二是为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而共同努力;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
环球时报:在此次地震中,中国政府和民间对日本进行了援助,在《环球时报》上也刊登了由100名中国学者提出的呼吁中国民间对日本进行援助的呼吁书。一些国际媒体认为这是中日关系改善的契机,请问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松本刚明:对于贵国的援助,许多日本国民都深表感谢。此外,在地震发生的数日后,贵报刊登了由100名著名学者呼吁对日本进行援助的倡议书。这种由多位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发出的信息温暖人心并广为流传,会对日中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对此,我本人也十分关注。该倡议书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巨大反响。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明年将迎来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这些都是日中关系上的重要年份。基于贵国在此次地震中给予的援助和温暖情谊,愿借这些重要年份,再次回顾日中两国历史悠久的交流和深厚友谊的历史,面向未来,全力充实“战略互惠关系”内涵,改善双方国民感情。
责任编辑: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