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安全专家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黑龙江发现的放射性物质,是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民众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同期】(电话采访)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这个量应该是一个极微量的东西,水平已经很低很低了,这个值具体对环境和人的健康根本没什么影响。它相当于什么样的水平呢?那就意味着我们所受到的辐射的计量,就相当于天然辐射施加给我们人的一年计量的十万分之一。
而在黑龙江发现的,初步确认系来自日本核电站事故放射性物质的释放。目前公众没有必要去相关机构进行检测。同时也不需要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隐蔽在家中或戴口罩等措施,也不需要服用碘片,更无需恐慌。
【同期】(电话采访)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就目前的水平来看,(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况且这个浓度它不可能持续一年时间的水平,可能过几天就测不到了,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
【解说】目前中国相关部门已经布置在东北三省、沿海地区和北京等地开展对空气、水和食品等的监测,若发现异常,会及时通报公众,会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而中国各地也已设立100多个国家级控制监测点。到目前为止,日本放射性污染物扩散对中国公众健康没有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责任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