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距离日本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周,尽管福岛的核危机仍未消散,尽管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还在增加,尽管大量民众无家可归,尽管社会运转的恢复还需时日,灾后重建的道路也更加漫长坎坷,但工作和生活还得继续,一切也总会过去。
 
地震发生的时候,日本媒体人加藤嘉一正在东京,在他的微博上,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语,他说,这是“出生以来最大的地震。‘我完了’。”这种体验很恐惧,但是也很真实。地震之后,加藤很快又回到了北京。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他,听听他的感受、思考,以及他眼中此刻正在经历伤痛的日本。
 
在矛盾的心里中过日子
 
主持人:灾难发生在日本,但是也让我们牵挂。看你最近更新的微博,你说,大地震、大海啸发生之后,整个日本都陷入了核恐慌,这种情绪跨越官方和民间,灾区和东京。因为日本曾经遭受过核伤痛,这一次福岛的危机可能又是一次痛苦的叠加。所以,包括你在内,日本人的内心正在经历着什么?
 
加藤嘉一:这个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们在核面前的一种矛盾可能进一步的恶化或者深刻,我们对核的利用率也非常高,30%左右,但是同时核电站它的合理性是以不泄漏为前提,这次核电站因海啸,随之核电站受损,当然这本身不能完全是我们自己的错误,我们也没有人说这是天灾,大家都认为这是人祸,我们日本人认为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已经太大太大,我们在这个时候还责怪自然干吗,所以这一点让我感到比较欣慰,大家没有去抱怨,也没有互相吵架,包括在灾区,大家都互相尊重的,哪怕一天只能喝一点东西,只能吃一个饭团,大家都互相尊重,这种老百姓的稳定是可以值得评价的。
 
这次危机跟阪神大地震,关东大地震都是不一样的,这次是前所未有的、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大海啸、核泄漏同时在发生,这不仅对日本,也是整个人类社会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我们的政府公开承认,我们是没有经验的,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所以现在日本的感受肯定是一个全新的,没有面对过的,不只是对我这样的人,包括我们上一代,上上一代,他们都抱着同样的感受,但我们又不能停止工作,又不能停止你该做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在这种矛盾的心理去过日子。
 
对日本是一个走出过去的机会
 
主持人:刚才你也提到了关东大地震和阪神大地震,历史上,这两次强震都改变了日本的历史。现在讨论也许有点早,但我还是很想问问你,这次强震对日本未来的影响,你觉得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加藤嘉一:我相信或希望这次地震能够改变日本,应该说这次的大地震唤醒了绝大多数的日本人,并且让我们好好思考以后的走向到底在哪里,应该说今天日本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活力,从把坏事变成好事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大地震肯定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唤醒,甚至是很大的警告,我们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社会,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资源,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完全靠自己国内,我们也可重新的思考如何跟国际更多的打交道,日本国土本身隐藏着非常大的风险。
 
最让我们感到自豪就是制造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他们现在已经把很多的工厂,很多的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去了,希望怎么办呢?要加速呢?还是以后为了在国内保留就业,继续保留呢?归根到底这次大地震让我们思考的是我们日本以后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的问题,所以很多事情还不太好讨论,而且我也看了好多的数据,很多的说法都有,但是我的感觉是很清楚的,就是无论如何这次大地震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日本走出这十几年。
 
中国 日本 海外 互相尊重 相互包容
 
主持人:地震之后,你很快又回到了北京,也接受了很多媒体的访问。在这样一个时刻,你选择回到中国的考虑是什么?
 
加藤嘉一:我觉得现在当地震、海啸发生了之后,抗震救灾过程还在持续,我回到北京,这是我计划好的,当然我也犹豫了半天要不要回来,因为日本人看来这也是受着东方文化的影响,就是说在大家都很困难的时候,最好应该共度时艰,所以说我也犹豫了半天,要不要回来,但后来觉得这边的事情也很重要,而且应该好好地回来跟这边的朋友分享一下我的经历,那么现在我个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很多我们的经历跟海外的朋友分享,把海外朋友的很多建议反馈给日本国内,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日本做一点事情,因此我现在回到了北京。
 
主持人:这些天,我们看到了中日之间各层面的很多良性的互动。当然,谁都不希望发生地震和海啸,但是从客观上,你怎么看待这次两国之间,特别是民间的交流?
 
加藤嘉一:我一直是很相信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根深蒂固的友谊的,说到根深蒂固可能有一些不信任感,因为这是历史造成的问题,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包括中国政府派遣支援队也好,包括友谊加深,这个在我看来并不是出乎意料的,灾害面前,就是说在人类的共同的挑战面前,更多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发自内心的,心心相印的交流和友谊,从一个国民感情也好,所谓的两国的整体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好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不能简单的说那个时候不好,现在是好,可能喜怒哀乐都有,但可能对我们来说两国关系无论如何都很重要。
 
这次我也看到非常好的一点,这次灾区的三个地方一共有3万左右的中国人,就是说我们的政府看到这么多的外国人也在灾区,这么多的外国人在日本生活,我们地方政府的网站上纷纷出现除了日文和英文之外的语言,包括中文、包括韩文、法语、西班牙语,各种语言的通知都有,这也是日本这个国家通过这次灾害变成更加多样化、包容化的进程,通过这样一个机会,日本和中国,日本和海外之间也应该互相地去尊重,互相地去包容,共同面对,共享智慧。
 
责任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