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日本政府在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时动作迟缓、应对不力,严重暴露了核电站在运营方式和监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日本发展核电主要依循“国策民营”的模式,即由民间企业来经营核电事业。
 
日本政府在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时动作迟缓、应对不力,饱受诟病。日本民众和朝野政党对政府的做法纷纷表示不满,他们指出事件发生5个小时之后才对一号机组的爆炸问题做出详细说明,这暴露出政府危机意识淡薄和监督管理不力。为防止恐慌,不盲目释放信息的做法,虽然证实了其并非危机意识淡薄,但是却严重暴露了核电站在运营方式和监管机构方面的问题。日本发展核电主要依循“国策民营”的模式,即由民间企业来经营核电事业。
 
督管理竟是一家
 
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3月12日下午5点45分通报爆炸事件时,不仅未能对事态进行详细说明,反而一味强调“不能释放错误信息”,直到当晚8点半,才对此次事件做出详细说明。日本政府之所以不能尽早向公众说明事件真相并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做法很可能事出有因,那就是连政府高层都没能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的情况和及时掌握真实信息。
 
负责福岛核电站运营的东京电力公司作为一家垄断的民营企业,顶头上司是日本经产省。而在日本负责核电站安全检查的部门是原子力安全和保安院,这个部门恰恰也直属日本经产省。这就形成了立项、项目运营、监督管理一体化的局面,自家监督管理自家运营的产业,势必会更多地考虑部门和上层集团的利益,从而忽视国家利益。
 
日本核电站大部分设备的使用寿命已经达到了25至30年的最长年限。今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对于已经使用40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进行了分析评估,数据显示设备严重老化。出人意料的是,监管部门对此项分析报告视若无睹,仍然坚持一号机组可以继续运行。日本这种运营模式和监管机制封闭了所有有关核电站的真实信息,其他企业、政府议员乃至新闻媒体对核电站的运转和经营现状一无所知,使得政府监控、舆论监督无从谈起。这种铤而走险的做法只顾及自己眼前的利益,为国家和民众的安全埋下了祸根。
 
福岛第一核电站早在1978年就发生过濒临核辐射外泄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隐瞒到2007年才公之于众。由于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六号机组曾经发生泄漏事故,东京电力公司在2007年才被迫承认从1977年在对下属三家核电站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曾经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在这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反应堆主蒸汽管流量测得的数据在1979年至1998年间先后28次被篡改,这正反映出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存在严重失职。
 
东京电力曾有造假劣迹
 
东京电力株式会社,成立于1951年5月1日,是日本十大电力公司之一(其余九大公司为:北海道电力、东北电力、北陆电力、中部电力、关西电力、中国电力、四国电力、九州电力、冲绳电力)。
 
该公司垄断着日本首都圈内一都七县,即东京都、群马县、枥木县、茨城县、崎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山梨县及静冈县富士川以东地区的电力供应。
 
目前,东京电力公司有3个原子能发电站、160个水力发电站、26个火力发电站、1个风力发电站和1个地热发电站。2007年的电力销售量仅次于E.ON、法国电力公司、RWE,排名世界第四。
 
东京电力公司的核电站是指福岛第一原子能发电站、福岛第二原子能发电站以及新澙县柏崎刈羽原子能发电站。
 
福岛第一原子能发电站是东京电力公司的首个核电站,横跨福岛县双叶郡大熊町及双叶町,主要由8个发电机组(其中2个机组正在建设中)构成。福岛第二原子能发电所位于福岛县双叶郡富冈町与楢叶町之间,主要由4个发电机组构成。
 
柏崎刈羽原子能发电所位于新澙县柏崎市和刈羽郡村之间。截至目前,该核电站共有7个机组投入运营,是世界上发电量最大的核电站。
 
目前,法、日、美、德是世界上主要核能发电的国家。上述四国,从发电机组数量而言,分别为58个、54个、104个、17个。从核能发电量占总电量的比重而言,分别占到了80%、30%、20%、23%。
 
日本对核能安全非常重视,其安全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可与法国并驾齐驱。尽管如此,在其核能的发展过程中也发生过多次核事故。
 
对日本的核事故报告件数,若按照每台机平均计算的话,最多时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88年、1989年、1990年,为0.6件。从发展趋势上看,自1992年以后,渐次呈现下降趋势,最低的年份为0.2件。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有关核事故的报告件数是各核电企业主动向政府和国民报告的件数。事实上,在日本就曾出现过有些核电站瞒报甚至篡改相关核数据的事例。如:今年3·11大地震中爆发核泄漏的东京电力公司,曾在自主点检记录、再循环配管系统安全检查、温度测定值以及原子炉容器检测等方面有过瞒报和篡改数据的事实。
 
东京电力公司旗下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6号机组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在建时缺乏对自然灾害叠加因素的考虑以及对高地震等级的预防管理不足等原因,造成1-4号机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核爆炸,这不仅成为战后日本最严重的国家危机,还促使发展核能的国家对核安全的重新审视。
 
日本核电站引发灾难性事态后,德国决定将对修建于1980年以前的核电站进行停机检查。巴西、泰国、马来西亚、保加利亚等国相继表示,在发展核电计划上要持谨慎的态度。中国也立即决定组织对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调整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
 
尽管如此,在全球气候变暖、化石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安全利用核能、安全发展核能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受访者:尹晓亮 博士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早稻田大学产业经营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