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在奥巴马亚洲之行的日程表上,日本依旧排在首站。这总算了却了日本朝野对他是否会因为两国在普天间军事基地存废上的分歧而效仿克林顿搞“越顶外交”的担忧。


    冲绳居民要求美军撤离普天间直升机基地的呼声由来已久,基地搬迁与否已成为目前日美间搬到桌面上的分歧。日本朝野态度之坚决为近年来罕见,而美国的恼怒也不加掩饰。加之日美两国都处于外交政策调整的关口,两国关系出现的微妙变化,自然容易让人产生诸多联想。但将一个基地的存废,上升到足以关乎两国军事同盟关系的高度,似乎有些牵强。


    金融危机正催生着国际格局的变化,这个时间“窗口”,也被日本看作是它通向“普通国家”过程中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从鸠山提出“脱美入亚”的口号,到提出东亚共同体、亚元之类的具体设想,到提出让日本成为东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多种文化之间交往的桥梁,不难看出,外交政策上长期没有自己独立风格的日本,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国际舞台上,日本经济与政治地位非对称现状的最大因素,来自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存在。因此,双方在普天间问题上出现难以弥合的分歧,很自然容易为外界赋予更多解读。


    经济上的强势,是促使日本内心深处不甘蛰伏为二流国家的原始冲动。当年,石原也是在“日本购买美国”的大背景下才抛出那本《日本可以说“不”》的小册子。但日本长期以来认同乃至崇尚征服者的民族心理,加上半个多世纪来对美国政治、军事上的依赖,决定着日本在处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上,始终有着一种欲罢不能的矛盾情结。


    当然,鸠山本人有适当拉大与美国距离的意愿,但他的一些观点多少有点被外界误读。早在大选期间,鸠山就提出日美安保条约仍是日本外交的基石,但日本谋求更加平等的日美关系,采取独立外交政策。这或许可以为鸠山内阁上台后的众多外交主张做出合情合理的注解。


    同样,美国也不会轻易因为一处军事基地与日本撕破面皮。日本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构筑第一军事链的中心与枢纽,美国再也找不出可以替代日本这一角色的国家。澳大利亚或许是潜在的考虑对象,但它偏居一隅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在全球影响力开始显现疲势时,保持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仍将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首选。退一步说,冲绳、佐世贺等众多战略基地目前仍相安无事。


    “普天间”炒得很热。其实它很“小”。它最多是双方在实现利益最大化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它还不至于具备冲击两国政治、军事同盟关系的能量。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