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2011125汇市风云变幻,日本和印度两家央行奏响了本周央行大戏的序曲,由于各国经济处于不同复苏阶段,造成央行的货币政策迥异。日央行如期维持利率不变并下调经济预期,英国公布的第四季度GDP惊现萎缩,令加息遥遥无期。而印度央行受通胀压力影响连续第七次加息。

 

通胀压力倍增 新兴市场国家加息很忙

 

印度央行25日一如市场预期地将附买回利率调高25个基点至6.50%,并将附卖回利率调高25基点至5.50%。这是自20103月以来RBI7度的升息行动,将现金准备率维持在6.00%不变。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等紧缩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是新兴经济体解决当前问题并防范远期风险的切实举措。但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新兴经济体已采取的政策不足以控制通胀走高之势,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不断传导到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当中。

 

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强劲的基本面为其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奠定基础。而在2011年,泰国、韩国和巴西均上调基准利率,以对抗通胀局势。2010年,上述三国累计加息0.75%、0.5%和2%。韩国甚至宣布了一系列行政手段遏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不过,在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粮价的上涨行情下,上述措施仍难抑制通胀态势。数据显示,韩国20101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扩至3.5%,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更是触及5.3%的过去20个月来新高。同期,泰国CPI同比上涨3%,涨幅较之前有所扩大,而当月的核心CPI上涨1.4%,是过去21个月来的最大涨幅。巴西2010CPI同比上涨5.91%,创6年来新高。俄罗斯2010年通胀率为8.8%,超出预期。

 

摩根士丹利(大摩)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此前曾指出,上半年新兴市场将面临通货膨胀的考验,预期行情要等到下半年才会转趋乐观。

 

减赤浇熄复苏火焰 发达经济体退出很难

 

日本央行25日如市场预期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0.1%不变,并基本维持对总体经济的评估不变,但对于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却进行了微幅下调,表明央行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谨慎态度,因此日本央行在短期内或至少今年不会选择贸然结束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其同时还上调了未来的通胀预期,但尚不足以将日本经济从通缩中拉出。

 

而英国第四季度经济更是惊现萎缩状况,英国经济增长疲弱和通胀上扬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令该英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面临两难的境地。在GDP增幅未引起警觉之前,高企的通胀一度吹大英国央行加息的预期。

 

不过,令市场震惊的GDP数据,将增强英国央行的看法,即目前并不适宜升息,即使通胀率可能在未来数月上升到目标2%的一倍水平。

 

法国巴黎银行驻伦敦经济学家Alan Clarke称,英国央行正面临非常困难的处境。英国经济正遭受高通胀的肆虐,但是英国央行难以在短期内加息。因为一旦加息,英国经济将遭受加息和紧缩财政的双重打击,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或因此彻底断送。

 

责任编辑:董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