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深圳2008年4月7日电(实习生 吴津柳)由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的中日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让交流会,昨日于第二届科博会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董事长小原满穗,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深港产学研基地秘书长张克科等主要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
会议围绕“产”——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学”——加强教育和培训,“研”——技术研究与开发这一产学研合作模式,就中日双方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了交流。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董事长小原满穗在会上首先作出发言,向与会者介绍了日本企学研联合的背景与历史,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的主要作用和使命以及JST对技术转移和企学研合作的支援。

据小原满穗介绍,日本政企学研的联合起步于1995年。产业竞争力的下降,技术创新的落后,让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面对不景气的经济现状,国家出台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知识成为经济的主要活力。而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性机构,JST机构肩负着从创造知识到服务社会及其基础建设的重任。主要工作是推动技术种子创新计划,主要流程是对申请专利的支援,技术转移咨询,人才培养以及大学展示会。为大学,公立研究机构,学会协会,科学家与技术员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时建立数据库,把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入库保存,有序管理。会上,小原满穗还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利用微型电气化学芯片的重金属分析装置,淤泥固液分离及脱水装置等多项研究成果。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深港产学研基地秘书长张克科,以“深圳产学研合作的探索与发展”为题,向与会的日本企业家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展示了深圳产学研的发展模式。张克科指出,深圳将实践官产学研资介合作。“以产定研、以研促产”,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主要方向是建设创新型城市,以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
在产学研发展模式的推广上,深圳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深圳大学园。以这两个地方为基点,开展科学技术的开发,生产与成果转让。配合着产学研模式的开展,广东省与国家教育部实行了省部合作计划项目,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的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部属高校为技术依托相结合,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同时设立粤港合作基金,在12个重点技术领域内,共同开展重大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推动两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次交流活动充分展示出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与必然趋势。这种互动、开放、合作、服务的合作模式,把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各个环节投入的多元化和优势互补,为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了社会化供给的大通道。
责任编辑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