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新网20101013日电】 在日华企怎样才能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信赖?《日本新华侨报》20101013日刊文说,在日华企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即保证投资成功,也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并通过树立企业的公益形象,努力为社会作贡献,解除日本国民对中国资本流入,在华企业的增加等现象的担心。

 

  文章摘编如下: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资金的对外投资也在增加。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投资越来越多,购买日资企业,到日本购房渐成潮流。这从客观上导致在日华企增加,从日本的媒体报道上来看,日本人对中国人“购买日本”喜忧参半。这就让人联想到某些问题,那就是前来日本投资或者购房的企业究竟应该树立怎样的形象?在日华企怎样才能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信赖?

 

  纵观日本发展史,可见在日本经济兴盛时期,日本商人和企业也曾经到美国大肆购买房产,吞并公司,日货大量倾销美国。如此毫无顾忌的经济扩张引起美国人高度反感,抵抗日货运动曾经十分兴盛。当时的情景与今日在日华企所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遗憾的是,日本企业自恃财大气粗,并没有采取什么对策,最终导致美国议员在电视镜头前痛砸日本汽车事件发生,也给美日两国国民感情造成巨大创伤,裂痕迟迟难以修复。虽然日美之间拥有强固的日美同盟条约,但是日美两国之间至今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互信,一旦发生问题就要反复确认日美同盟的强固性。这样的经验值得在日华企借鉴,同时也应该提醒在日化企,在21世纪的今天不能重蹈日企在美国遭遇的失败。

 

  最近,无论是日本的各家电视台还是各种报刊,都开始越来越多地聚焦中国企业到日本投资现象,更注重报道中国人的出手大方和富有。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也要注意,其中不乏“中国威胁论”的高音。对于中国人到日本购物,日本人感到欢迎,但是对于中国人到日本投资,并大量购买房地产等行为却有所抵触,甚至充满担忧。其中也有过激言论称,中国正在用资本占领日本。日本《产经新闻》曾经报道,由于日本国内响起了外资购买不动产将会对日本的安全保障造成威胁之声,前原诚司外务大臣公开表示,要探讨如何通过法制限制外国人在日本购买房地产等。种种迹象表明,中资企业的大量进军日本,正在让在日华企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心诚则灵。在日华企只要不仅仅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而是带着诚意,拿出很少部分资金,或捐赠社会公益事业,或扶持当地文化,主动和当地居民交流,就必然会获得当地民众的接纳,让“中国资本威胁论”自然消失。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