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国会发表施政报告,表现出很大的决心,称要来一次“不流血的维新”。外交上也颇有雄心:要成为“桥梁国家”、追求无核世界、做“环境大国”、在解决全球贫穷问题上多做贡献。
客观地说,日本在追求无核化、环保和对外援助方面颇有成绩,但鸠山想要利用这些“软实力”来达到成为“桥梁国家”却不容易。目前看来,日本主要是想成为美国与东亚、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桥梁。姑且不说中美之间是否需要日本这个桥梁(日本可能更多的是担心中美密切接触而冷落了自己),就说鸠山内阁在对日美关系上,最近呈现出的也是“乱象”,内部还没有达成一致。如果连传统的“日美同盟关系”都理不顺,其他则免谈。
目前,鸠山内阁已在美军驻冲绳军事基地搬迁的问题出现诸多不协调的局面。
自1995年9月冲绳县发生美军士兵强暴日本少女事件以来。当地民众对驻地美军的反感日甚一日,要求美军搬迁呼声越来越高。日美两国1996年4月达成一致,美方将归还冲绳县宜野湾市的普天间机场。当时想在冲绳本岛东部海岸地区的名护市。但名护市居民不同意。后来,日美政府基本统一把普天间机场搬迁至边野古沿岸。2006年5月,日美政府就驻日美军整编路线图计划达成一致。普天间机场搬迁计划被改为在名护市施瓦布军营沿岸地区。2008年7月,日本民主党提出争取把普天间机场搬迁至冲绳县外或国外的主张。这主张也是民主党今年的竞选牌之一。
整体来看,此事相当棘手。冲绳民众情绪激烈,日本政府夹在美国政府和冲绳居民之间左右危难。是对鸠山内阁内政外交的一个考验。
本来,民主党内阁要帮当地居民实现理想,让冲绳美军搬走。不过,随着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的访问和施压,民主党内阁立即就出现分化。防卫相北泽俊美27日暗示,同意美军迁移至名护市。而外相冈田克也则称,这是“理论上难以理解的”,再次希望将普天间机场并入嘉手纳美军基地,但美国政府人士称“说些不可行的话也没用”,不买冈田的账。而就这一重要问题,鸠山似乎也没有定见,只是在前几天表示,他已向外相冈田克也和防卫相北泽俊美下达指示,寻找是否有可替代搬迁至名护市计划的方案。
除了美军基地搬迁问题。北泽俊美27日还透露,正考虑在明年派遣海上自卫队为在亚丁湾海域打击海盗的各国舰船提供燃油,以继续作出国际贡献。而鸠山则向记者表示“难以将此作为结论。没有这种想法”。
这两个问题,都关乎日本如何配合美国全球战略,如何应对日美同盟。而鸠山内阁重要阁员和鸠山本人在这些问题上的公开分歧,说明民主党新政府在日本外交和安保政策上还没有一个共同立场,也谈不上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外交理念。
对于第一次执政的年轻的民主党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算太奇怪。问题是,这在另一个方面也说明,鸠山内阁在外交上远未成熟,要想成为桥梁非常难。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