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东京的国会众议院发表演讲。日本26日召集临时国会会议,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发表首次施政演说,强调要对日本政治进行大变革。
日本每一届内阁的上台,总会为人带来了不少暇思。日本鸠山新内阁的组建也“不负众望”,刚满一个月就频爆“猛料”。2009年10月18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表示,日本将要求美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他批评过去的日本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称日本政府一方面主张废除核武器,一方面又要求美国为自己而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不是前后一致的行为。
早在鸠山由纪夫竞选时就主张“重返亚洲”的外交政策和追求日美关系地位的对等。在其上任后,鸠山由纪夫上任后接连访问美国、丹麦、韩国、中国,全力展开“友爱外交”,积极推动的“东亚共同体”外交方针,成为其试图实现“重返亚洲”以及实现日美关系对等,试图摆脱美国外交政策影响成为其外交的主轴。
当然,日本最终能否成功实现这一计划,成功打破二战结束以来,外交政策受制于美国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仍然受美国方面态度的影响。但是很明显的是美国很不高兴,美国负责亚洲地区事务的副国务卿坎贝尔9月4日表态说,坎贝尔在北京表示目前亚洲地区的主导机制并不明确,但任何涉及到安全、经济、商业的重要机制都不应该将美国抛置在外,无疑将重重打击了鸠山内阁的新外交政策。
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美国方面在亚洲的利益存在不允许日本如此特立独行。之前鸠山努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首脑会谈酝酿信任关系,但是很不幸,双方没有“共同语言”丝毫没有涉及到敏感问题,于是奥巴马11月12日的访日将是“鸠山真正意义的外交首演”。
在美国到来之际,日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谈判的砝码,这就好比是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也与美国以前惯用的“棒子+胡萝卜”的做法相似。于是乎,反核拿上了台面,这一方面是源于历史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争取道义支持的手段,这并近视大势所趋。
10月16日日本鸠山内阁迎来了“满月”,鸠山内阁下一步何去何从,就看鸠山内阁及日本究竟还有多大的决心。目前唯一肯定的是鸠山内阁在历史问题上应该会比自民党时期做得更好。但由于中日间的战略猜疑仍然存在,因此一些重大争端如东海油气田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在短期内都不大可能得到解决。
但是,日本如果不解决日本究竟是“西方一员”还是“亚洲一员”的外交战略定位问题,那么一切转型都是空谈,不过是上演了一出政治秀而已。如果这样,美日的摩擦不过是夫妻打架,而东亚与日本的关系还会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