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看樱花”的清雅乐曲声中,那些小纸人儿更显得栩栩如生。

我当时完全被这些小纸人儿给迷住了,我一边拍照一边在想,回国后就着写一篇博客文章,说不定朋友们也会喜欢看呢。
那是大约半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东京成田机场候机厅等候登机,正闲逛时被那间“日本折纸艺术馆”里琳琅满目的展品深深吸引,我打开行李拿出相机赶忙拍照,内心恨不得班机晚点一个小时,好让我留下那里每一个漂亮的画面... ...
应该说杰米乐客最早接触日本的折纸艺术是在20多年前,那时候与一位日本朋友书信往来,我寄去湖南一位书法家同学写的古诗词条幅,而收到对方邮来一个“纸制品”包裹,打开来看到的,就是类似今天各位从本博照片上看到的那样两件折纸工艺品。
据闻,折纸艺术最早起源于中国,也有说是西班牙人最早形成了折纸工艺,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无疑是日本人。折纸工艺品最早在日本是作祭祀之用,至造纸普及化后才盛行于民间。日本人一向把折纸视为他们的国粹之一,至今甚至形成了全国小学生的必修科目。他们认为练习折纸除了可保存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外,还可以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协调运用,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请看这个密密麻麻的阵容,折纸简直可以再现各种浩大的场面了。

画面中表现的是节日里的农人与牛,造型虽然简单,但写意风格盎然。

总的来说,日本民间艺术应属东方流派的大范畴,但其特定的写意风格却独树一帜。比如这件画框式的折纸作品表现的是“战神大将军”,简单几笔就有那个意思了。

而这一件“采花仕女”的衣裙比较写实,但其面部完全由一朵菊花构成,可能也是日本折纸工艺的特色吧?
据查相关史料,日本的折纸工艺有记载的时间是1680年代,而现代折纸艺术公认来自一位名叫吉泽章的民间艺术家,他于1930年代起钻研折纸艺术,在1954年创办国际折纸研究会,直至2005年故去,一直被尊为“现代折纸之父”。他倾毕生精力于方寸之间,因而帮助塑造了一个多重性格的民族在国民普遍追求精雕细琢方面的审美取向... ...

而这一件“采花仕女”的衣裙比较写实,但其面部完全由一朵菊花构成,可能也是日本折纸工艺的特色吧?
据查相关史料,日本的折纸工艺有记载的时间是1680年代,而现代折纸艺术公认来自一位名叫吉泽章的民间艺术家,他于1930年代起钻研折纸艺术,在1954年创办国际折纸研究会,直至2005年故去,一直被尊为“现代折纸之父”。他倾毕生精力于方寸之间,因而帮助塑造了一个多重性格的民族在国民普遍追求精雕细琢方面的审美取向... ...

其实,那些色彩艳丽的纸人儿表现的不单是折纸工艺,更有美轮美奂的印刷工艺。

我相信,在日本一定有专门为折纸工艺而印制的特殊纸张。

或者用普通的包装纸替代,就能满足各类不同作品的需要?

无论如何,制作折扇的花纸肯定是特别生产的,从这里似乎看到了来自中国的风格源流。

而日本人“折千纸鹤祈福”的习俗又回流到了中国。君不见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小学生为灾区小朋友送去同情和鼓舞的时候,不是也有一群群纸鹤迎风飞翔吗?
责任编辑: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