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焚烧发电最早的国家,始建于1965年,已有垃圾焚烧炉3000余台,垃圾焚烧发电厂131处,发电容量已逾2000MW。而早在1988年由日本发明和推行的“大谷热解气化炉”国际上已公认是“代表了当代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大谷式焚烧炉改变了传统的焚烧和锅炉一体化的设计,而使之分隔为干馏蒸发炉及高温燃烧炉两个部分。干馏炉处于供氧不足的还原环境,金属及N、S极少氧化而残留,垃圾被气化,残余物被燃烬,仅为总量1—2%;第二燃烧室处于强氧化环境,气化物充分燃烧,温度高达900--1600度,滞留2秒左右,氯联苯类及残炭被完全燃烧裂解,


    从而消除了二恶英生成和大气污染之虞。由此产生的高温烟气经锅炉产生热蒸汽用以发电、供热,故此热解气化炉在各个不同的单元各自以最优化条件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日本环保对垃圾焚烧厂的选址有严格规定,要求远离居民点,其距离是根据烟囱高度计算出尘埃可能飘落的最大距离的两倍。工厂隐现在繁茂高耸的杉树林中,占地不大,在大约不足1000r4的谷地上,紧凑有序的排列着高矮不一的炉
子、冷却塔以及巨、细纵横的管道,还有些许形同立式书柜的监控仪表。厂区旁侧有呈斜坡状的垃圾运输通道,直达焚烧炉的顶部加料平台,登上宽大平顶,可以看到一车车生活的、医疗的垃圾向敞开的炉子倾倒。以及厚重的直径达2m余的炉盖在电机控制下起降。在分布多处日本城乡的大谷式焚烧厂中,这是规模较小的一个。核心设备为两台50m。容积的干馏炉和一台高温二燃室,兼配有急速冷却塔、集尘处理器和排烟通道。从清晨至午后,我们细细观察了从进料--点火--燃烧--升温监视--炉内气压检测--C0及CO,含量仪表显示,直至炉渣清出的全过程。同时巡视了工厂各主要设备,包括办公、生活附属设施。


    2005年度显示月平均支出2700罔/吨垃圾,月均收入8000罔/吨垃圾,处理—吨垃圾的盈利相当于人民币350元左右。其中废弃轮胎焚烧处理获益甚丰,占总利润10%以上。


    最后重点议及二恶英污染的控制问题。谷川先生出示了早有准备的一叠检测报告,他说工厂运行三年来,对尾气及固体残渣的二恶英作了系统检测,同时还必须接受外检。谷川指着数十页的报告,告知作者:这是据日本对特殊工业采用“公定法则”,即经多方测试认定的测试结果,完全符合日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我国深圳在1985年引进日本三菱公司焚烧成套设备,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对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我曾经考察温州、义乌、杭州等多处垃圾焚烧厂,其使用的设备都是国产“流化床”或“炉排炉”,优点是比较适应我国城市垃圾未经分捡、热值较低的特点,缺点则是通常需添加20%的煤助燃,致使炉渣量高达30--40%,另因强制氧化烟尘量大,金属及N、S充分氧化导致重金属氧化NO、SO含量高。据国外对多种流化床和炉排炉测物和认为二恶英平均含量可高达136ng--TEQ/m。(大谷型为<1ng,日本环保要求标准低于1ng),往往
存留在燃余残渣中。使用该类型炉,进库垃圾常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即经过一段时间的“熟化”,达到投炉前部分脱水和缩量效果。然而大量排出的渗滤污水。厂方无力处理,因而难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次生污染。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焚烧炉虽有材质、技术、环境安全等诸多潜在问题,但对当地垃圾的减量化和景观改善以及部分能源的回收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