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的现象并非北京独有。中国一位网民近日在人民网的论坛上发表一篇博客指出,中国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产生垃圾1.6亿吨,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且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其中能够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占66%,近1/3垃圾只能进行简单填埋,这些城市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80亿吨,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有2/3城市被垃圾群包围。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早在1983年,北京的垃圾带就出现在三环与四环路之间,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700多座,如今情况更糟,每天垃圾产生量1.84万吨,仅占地几千乃至上万平方米的垃圾堆就达400多处。摄影师王久良用镜头记录下令人触目惊心的场景:羊群在垃圾堆里觅食,奶牛在严重污染的小河边饮水,拾荒者的孩子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场里玩耍嬉戏……


    垃圾灾害日益严重,怎么办?用旧式的填埋办法显然已不合时宜。事实上,各地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很多资金处理垃圾,各个城市也建有很多垃圾处理场,可政府的努力似乎赶不上垃圾增长的速度。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激增,物质消耗急升,而政府的规划、管理以及市民的素质却跟不上节拍,由此带来了垃圾围城之困。


    日本一直被称为环保之国,尽管国土狭小却很难看到成堆的垃圾,这首先归功于严格的垃圾分类。在日本,地方政府会在政府网站上公布详细的垃圾分类方法、丢弃方法以及收集各种垃圾的时间表,每个月还把这些资料发放到每一个住户的信箱。除了政府的规定,日本民间的环保意识也非常强,民众都自觉地服从政府的垃圾回收管理。比如纸类的回收,还分为报纸、杂志、饮料包装纸类、纸箱等,各家各户都会把这些纸类分类丢弃。日本对垃圾的处理也有着严格规定,一般来说,垃圾在回收后会运到工厂,进行再生垃圾的分类、可燃垃圾的焚烧处理、残渣的无害化处理等等。有些工厂还有专门把有机垃圾处理成肥料的大型设备,现在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推广有机垃圾处理机,因为这样可以把蔬菜等有机垃圾处理成生物肥料或者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环境污染。


    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尽管我们现在不少城市都有分类垃圾箱,但市民并未严格分类投放。即使居民投放分类了,市政部门的运输、处理过程却未分类而是“一锅烩”,结果使垃圾分类徒有其名。要解目前的垃圾之困,除了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养成良好习惯外,政府应向日本学习,在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处理上下些真功夫,细化措施,加强监管,以达到减量、环保的目的,破解垃圾围城之困。

 

责任编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