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日相争 只能让美国得利


  日本政权完成交替之后,新任首相鸠山连续向中国示好,不仅抛出东亚共同体概念,还称中日是兄弟关系,使受够了前几任日本政府在历史和地理问题烦扰的中国人颇感欣慰。但笔者认为,仅停留在“善意”这个层面认识鸠山的示好是不够的,还要从更长远的视角,思谋中日关系的未来。


改变世界的时刻已经到来


  世界的命运从来都是由大国关系决定的。大约于鸠山示好中国同时,世界大国间还连续发生了美国突然宣布放弃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美俄关系大幅度改善;美国宣布对中国钢管和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派员会晤达赖,以贸易失衡为由压中国,转移经济危机压力等一系列事情。


  眼下这场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又呈现出国际政治格局即将重新洗牌的早期征兆。由于中国没有完成工业化,一直未有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的切身之痛,所以对经济危机可能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剧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历史教训不可忽视。


  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此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向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释出如此政治善意,意义非同小可。今日中日果能抓住时代机遇,不仅能够安保两国国运,逆转世界未来走向也并非不可能。

 

中日共同的命运在于携手


  二战后至今日本虽然实现了经济奇迹,但国家的发展也达到极限,除了按照美国的设计做美国全球战略的“坐骑”以外,别无选择。美国进行海湾战争,日本必须出钱;美军舰队巡弋,日本要为其加油,久而久之自成惯例。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让日本认识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坐骑”角色。可以说,在鸠山向中国示好的背后,隐伏着日本想要摆脱美国“骑手”,而又力不从心,必须借助中国之力的深层心机。


  对于中国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日本完成心愿,实际上也是帮自己。在美国战略家的韬略中,无论是遏制、接触,还是“利益攸关方”甚至最近的“G2”,美国给中国设定的目标都是“富而不强”。从长远看,就是要中国长期处于全球化分工的最低端。中国要想保持自己的独立、利益和尊严,仅凭一国之力,在现实情况下也是难以做到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和日本事实上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中国需要日本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经验,日本也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在国际政治层面的支持。日、中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成为双方握手前行的基础。


  这和欧洲国家在二战后集体削弱,单个国家无一能够抗衡美国的情况很类似。欧洲国家摒弃前嫌,抱团取暖,在美苏两个巨无霸的夹击下,获得了生存的空间,随着美苏两极体制的崩溃,今天更发展为欧盟这样一个集团,成为世界的一极。


必须摆脱历史的纠缠


  鸠山在中日构筑东亚共同体的倡议中,直言不讳地提出学习欧盟。日本已经意识到,美国能够给予日本的,只是经济世界第二的地位,和全球战略副官、亚洲地区副司令长官的“职务”。中日鹬蚌相争,只能让美国渔翁得利。当今世界,以东亚战争热点为最多:朝鲜半岛、东海、台海等,都存在世界级的战争风险。美国多年来一直帮日本准备各种和中国的冲突或战争,而这只会抵消中日双方的国家实力,而导致双方争相寻求美国援助,最后将财富拱手送上。


  但中日双方国内都存在不少疑虑的人群。在日本,有人认为中国强大后将不会善待日本,因此必须遏制中国发展;在中国,循着历史的记忆,有人认为日本强大后可能重走军国主义老路。不信任的云雾弥漫在双方国民的心头,使美国可以轻易采取地区制衡的鹬蚌相争的战略。中国和日本,你咬着我,我掐着你,谁也动弹不了。这种现状不彻底改变,日本和中国都只能成为第三方的打工者和进贡者。


  欧洲各大国,都有着百年以上的战争恩怨,但在共同的利益面前,都选择了合作。二战已过去60多年,中日两国不能总是陷在历史的泥沼里。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这方面早已作出表率。去年汶川大地震,日本救援队也获得中国国民诚挚的谢意,说明双方之间还是有着友好的民意基础的。

 

“东亚共同体”力戒空谈


  只有摆脱历史的纠缠,才能理智、真诚地面向未来。


  中日携手创建东亚共同体,首先能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以强力的经济引擎集团带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由于东亚共同体不可避免地将扩展为朝鲜半岛双方、东南亚地区,在有力、高效的机制下,更可以使复杂而众多的地区争端,降低冲突等级。


  集体和平的力量,因此有了更强的抵挡外部战争威胁的能力,这个意义是巨大的:回顾历史,世界战争总是伴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当20世纪中叶前世界经济中心在欧洲的时候,那里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当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中东,那里持续进行20多年的战争;现在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亚太,且又逢金融危机,战争风险等级空前之高。此时,中日双方谋划东亚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未雨绸缪地缔造或拯救世界和平。


  为了让东亚共同体的伟大而又现实的设想不流于一句空话,双方应该求同存异,先在双方已有共识的地方,开始着手进行设计工作。一定的辩论探讨是需要的,但需要提防的,是双方学者复杂化的解读、论证,最后成为一个无聊无结果的学术噱头,将一个本来可以改变地区政治格局,乃至创造世界和平历史的机遇,轻轻放过。(作者是资深战略评论员、空军上校。)

 

责任编辑:雪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