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 (记者 林维):据日本媒体2010年6月5日报道,新上任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可能会在12日访华。虽然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最终确认,但是却引起了中外媒体对日本新政府对华政策的高度关注。菅直人上任后曾表示,日本将一面维持与美国的信赖关系,一面重视与中国的关系,这对日本的未来而言是正确的方向。日本新政府将如何处理日、美、中三国关系?日中关系会继续升温吗?日本希望与美国建立对等关系的尝试是否会继续?国际在线记者林维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
记者:高先生,您好。
专家:你好。
记者:日本媒体上周末传出消息,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将于12日访华,如果这个消息成真,那么他将创下历任日本首相上任后访华的最快记录,这个消息引发了媒体对于日本重视中日关系的猜测,请问您怎么看?
专家:当然这个日本首相上任伊始就迅速访华,这显示出对中国的重视,或者说显出他的一种急于和中国领导人进行亲密的沟通,促使两国关系平稳发展的意愿。但是这个事情也是事出有因,因为我们知道按照原定日程,世博会6月12号开始那一周是日本周,鸠山首相原来承诺过,到世博会日本周来参观,并参加有关的活动,之后就有可能到北京访问。现在日本政权发生了很突然的这种变化,但两国政府间、两国民间、也包括在世博会的合作上达成的这些协议和约定的程序呢,不应该改动。那么日本首相、新首相菅直人先生呢,他迅速做出了日程安排,继续原定的方案,并有可能到北京来访问呢,这的确是一种友好的姿态,我们给予肯定的评价。
记者:但是有日本媒体评论,在中日关系上,菅直人并不是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您怎么看?
专家:当然菅直人他作为日本首相,他维护的是日本国家的利益。而且菅(直人),除了对中国有一份感情,对中国留学生有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友好姿态以外,在一些敏感问题,比如说台湾问题上,菅(直人)也说过一些我们不能够理解的话,当然后来经过交涉,他不再讲那样的话了。我想,新首相上任,毕竟是日本的新首相,中日之间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不会因为哪个政治人物的好恶发生质的变化,真正需要做的,还是通过加强政治互信,加强经济、科技各个领域的沟通往来,才能使两国关系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记者:鸠山政权时曾提出要维持日美中等边三角关系,菅直人当选后提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轴,同时将中国视为同等重要,那么从菅直人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出新任日本政府将怎么处理日、美、中三国关系?
专家:日本的前任政府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日美关系造成了内政不稳,之后终于垮台的,所以菅(直人)一定会小心地处理和美国的关系。他的前任所讲的日美中等边三角关系这个外交方针呢,他也是参与者和合作者,所以他也不会立刻大幅度地改掉这个东西。他能做的就是一面显示对美国的重视和友好姿态,同时用某种稍加改变的方式,或者是变换一种说法,仍然表示三国关系同样重要。因为确实对日本来说,今天的国际社会在急剧动荡变化当中,它和美国战后以来的同盟关系,仍然是它外交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有必要积极回归亚洲,特别是和邻国,尤其是和中国,开展良好的合作。一个明智的日本政治家,势必会同时做好两边的工作,当然在不同的问题点上,比如说军事安全问题,它有可能更多地倚仗美国;而在经济合作上,它更期待的是来自中国市场的拉动力量。所以菅(直人)一定会同时做好两边的功课。
记者:在重塑日美关系上,鸠山进行了尝试,但遭遇了失败。有评论说,日本希望与美国建立对等关系的尝试会继续下去,对此您怎么评价?
专家:我想这个应该是不会有大的问题的。因为日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它绝不希望永远在某一个大国的卵翼之下,特别是日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且在21世纪初期大国关系调整过程中,倚仗别人的保护呢,毕竟不是一个很稳妥、或者很长远、或者很能体现自己特色的一种做法。当然美国也会对菅(直人)的政权采取一种既有所规范、约束、甚至是打压,同时又有所诱导、引领和友好的姿态。我们知道在菅(直人)当选首相以后呢,美国方面立刻做出了反应,奥巴马的新闻发言人就公开讲,欢迎菅政权诞生。而且还说,奥巴马总统认为,美日之间的合作是亚太和平繁荣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常希望和新政府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并在全球问题上开展紧密协调。这些都是向菅直人政府伸出的橄榄枝,菅(直人)如果不积极回应这些橄榄枝,他很可能面临一个和鸠山、小泽体制相同的、与美国暗含的某种对立成分的尴尬境地,我想菅(直人)不会。因为现在的形势,无论是内政、外交,还是他面临的一些紧迫的政治日程,都要求他平稳行驶,不要出新的问题,这个恐怕是他在近一个时期对美、对华,或者整个外交战略上必须采取的一种姿态。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