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评社香港2007年4月10日电/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9日载文《经贸往来有利中日关系解冻》,摘要如下:

 

  过去几年中复杂而艰难的中日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政冷经热。两国的贸易额在过去四年中增加了一倍﹐机械和化工产品的对华出口帮助日本经济摆脱了萧条局面。但中日两国政府之间和两国人民之间却彼此幷无多少好感。

 

  中日关系本周终于迎来瞭解冻的契机。中国总理温家宝2007年4月11日至13日访问日本﹐这是中国总理7年来首次访日。他计划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这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还是20多年来头一次。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于去年10月访问北京﹐当时他就任首相之职仅两周。

 

  中日的高层互访表明﹐这两个亚洲大国都认识到﹐它们就历史问题发生的争执不应该妨碍两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关系。这一态度转变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日两国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低成本制成品对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已成为必不可少之物。而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历10年萧条后经济再度稳步增长的日本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中日两国都可从双边的贸易和投资中获益。 


 
  虽然从经贸着眼两国有改善关系的需要﹐但中日间的不和谐因素真是太多了。中国不断发展的经济助长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它有时还会演变成民族主义情绪。而日本人对中国则日益感到恐惧﹕政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仅有34%的日本人对中国怀有好感﹐大大低于1980年时79%的水平。

 

  安倍的发言人铃木政二说﹐邻居间出现些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我们希望通过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安倍已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当作了自己的一个施政重点。

 

  中国领导人正试图改善国内民众对日本的态度。中国的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过去定期播放揭露日军暴行的二战题材电视剧。但自从安倍去年访华以来﹐中央电视台已增加了中日友好题材电视节目的播放量﹐如近期就播放了一部反映唐朝僧人鉴真到日本传播佛教的电视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日本的学者周兴宝说﹐这表明中日两国有数千年的友好关系。

 

  中日两国领导人本周会晤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幷探讨两国政府进行有效合作的可能性。以创造1美元经济产出所需消耗的能源量计算﹐日本的能源使用效率是中国的8倍。在温家宝访日期间﹐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向中国公司推介日本制造业的节能技术。

 

  中日关系的改善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强两国的经贸联系。虽然两国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但分析师们说﹐如果两国政府能够改善关系﹐中日的经贸联系还会进一步加强。中国已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则是继欧盟和美国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不过中日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却要慢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贸易的增速。日本2006年的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了30%﹐降至46亿美元﹐中国的一些分析师将这主要归咎于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

 

责任编辑: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