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日本这个岛国人口密集度高,自然资源奇缺,100%的铝矿石、99%的石油、98%的铁矿石和66%的木材均需要进口。然而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居然就从二战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数二的经济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沃格尔教授是日本问题专家,在《日本名列第一》书中,他根据长期对日本的考察,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把美国和日本的现状作了全面的对比,指出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已落后于日本,呼吁美国应拜日本为师,急起直追。


    沃格尔的呼声深深刺痛了美国人的自尊心。一时间美国各地纷纷请沃格尔去讲述日本的情况和经验,同时《Z理论》、《日本管理艺术》等标榜向日本学习的书籍接踵而出,并一本本成了畅销书。


  这些研究一致认为,日本人比美国人更懂得怎样管理企业,两国企业虽然在管理的“硬性”因素方面(战略、结构、制度)非常相似,但在“软性”因素(技巧、作风、人员和最高目标)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迎接日本的挑战,美国企业界必须学习日本的管理艺术,尤其是以下几条经验:

  第一,树立员工是最重要经营资源思想。


    日本企业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公司给予职工的待遇等于是对职工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投资。每个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发能力、追求自己以及公司的最大发展,所以必须争取让员工立足于长期为企业作贡献。


    第二,管理者以自主责任作为领导原则。


    日本大公司流行事业部制。所谓的事业部制即按各自的市场及产品来组成几个自负盈亏的责任核算单位制度。事业部制有利于各专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按产品的专业门类进行生产和经营,加强了各种产品的竞争能力,公司则通过目标管理体制来评介事业部长的经营业绩。


    其三,组织灵活,富有弹性,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


    在日本企业的组织设计中,每个员工的工作区域划分得不细,这样可以扩大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另外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力求成为多面手和行行通。


    第四,善于模仿和学习先进经验。


  在战后经济复兴那阵子,日本人满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专利和技术,十分关注国外科学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精华。企业家们还不时造访外国同行,学习人家是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


  例如索尼公司当初就是从美国西物电气公司买下了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专营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它自己的微电子工业帝国。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森田秋雄在自传《日本制造》中承认,索尼吸取了很多西方人做生意的经验。


    第五,企业决策注重发挥集体的作用。


    日本企业领导人在做重要决策时,一般都必须设法将所有成员的意见都尽量统一起来。日本人把这叫做“Nemawashi”(绑根,指园丁在移植树木时小心翼翼地将所有跟须都包缠起来)。这个操作过程是既乏味又漫长,但最终获利的是企业,因为人的思想一旦统一,实行起来反而很快捷。


    第六,注意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


    传统的日本企业很少解雇职员,企业通过尽量满足员工生活安定感达到激发他们工作热情的目的,同时让员工明白个人待遇的获得是通过集团总体赢利的提升来达到的。因此公司并不追求即时偿付和经常性的分红增长,更倾向于长期激励。有这样的经营思想作支撑,企业的繁荣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日本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在积极引进外来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对自己的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进而获得了巨大实效。对于东邻扶桑的突然发迹,我们不要怀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其中的有益经验应该珍视才对。

 

責任編輯: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