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思维”造成被动
日本除了“对美协调”外,就没有自己的可称之为外交原则的东西了。形成这样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在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20年后的今天,依然以“冷战思维”来应对外交问题。这也是日本总是处于外交被动状态的原因之所在。
那么民主党政权应如何改变自民党造成的这种外交状态,如何构建日本自己的原则?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正确把握日本所处世界局势的特点。
战后日本的内政外交状况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世界潮流特点。自民党对社会党的“55年体制”正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这一国际冷战结构在日本的反映。
然而,冷战的终结并没有让日本摆脱冷战思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一方面世界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另一方面日本在外交和防卫方面,不仅没有削弱作为冷战产物的日美安保关系,反而使之进一步强化。在经济领域,日本同样认为与美国保持一致才符合自身利益,因而积极协助美国推行其全球化战略。
这种对美全面协调战略,在进入21世纪之后更加变本加厉.特别是在小泉上台和9.11事件之后,又发展成为日本“除追随美国外别无选择”的观念。因此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日本便放弃自身的外交考量,陪布什走过了5 年伊战之路。直到“次贷丑闻”曝光,伊战失败,这种日本“除追随美国外别无选保”的观念才算寿终正寝。
一年前“雷曼冲击”暴露了美国主导的世界金融资本主义的弊端,美国的单边统治结构宣告坍塌。
G2格局难以避免
在超级大国单边统治格局崩溃的过程中,日益崛起的当然是中国。据财务省统计,今年上半年对美贸易比重为13.7%,而对华贸易比重则高达20.4%。当前各国都在设法依靠中国来恢复自己的经济,日本早晚要变成完全依靠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贸易来维持生存的国家。
当今的世界秩序正在向由美中两国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在美国单边统治结构崩溃之后,世界虽然呈现出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G20的“多极化”趋势,但其核心乃是美中G2化。
然而,迄今为止日本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建立在应对美中G2化这一现状的基础上,而是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最典型的就是麻生在任外相时提出的“自由与繁荣之弧” 的主张,即通过波罗的海经由中亚到亚洲各国的合作来实现欧亚大陆的安全保障。这与美国当年的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旨在包围中俄的“价值观外交”如出一撤。
今年8月份出笼的“关于安保与防卫力垦谈会”的政府报告,其目的仍然是要通过日美合作来应对北朝鲜的威胁.进而对付中国。这些无不是冷战时代的老调重谈。
最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迷信美国,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美国,而在于日本始终不能摆脱冷战思维.不能推行自己的主体外交。
今后日本应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呢?对美外交应奉行两大原则:一是要使日美关系变成“成人之间的关系”;二是“不能让每个在亚洲陷入孤立”。
打造中美日“正三角”
要贯彻这样的原则就需彻底改革日美同盟。在北朝鲜核武装化加剧的形式下,日美军事同盟的存在更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不造成东亚军事真空的前提下,应逐渐缩小美军基地的规模.修改驻日美军地位协定,恢复日本的主权。
前面谈到了美中G2化问题,如果不能洞察美中关系的实质,那么日本就难得安宁。为此,需要采取“亲美入亚”的方针。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防止美国在亚洲陷入孤立,另一方面也要让美国在亚洲发挥建设性作用。
反过来说,如果日本得不到亚洲各国信任就无法实现上述目的。可以说,如今正是日本在亚洲与美国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的时候。当年英国把美国的主张传播到欧洲大陆,同时又把欧洲各国的意见转告美国,从而使美国与欧洲联系起来。如今日本也应在美中关系中发挥这样一种作用。
简言之,我的“原则论”就是,摆脱对美国的过分期待和过分依赖,实现日本自立。为此,需要在美中的夹缝之间,进行高难度的巧妙搭配,以期实现日本不至于因美中力学关系的变动而被吞没的目的。换言之,对日美中三国关系,要力争使其变成“正三角形”,日本无论在制定对美还是对华外交战略时,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