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信卫星(资料图)
1970年2月,ISAS成功发射了日本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隅号(OHSUMI)。
20世纪70年代,日本追求从美国公司采购运载火箭技术的战略。同样地,他们也与美国公司组成团队获得开发其卫星通信系统的能力。日本在提高其航天能力方面不得不大量依靠美国供应商。日本实用型卫星发展较迟缓。80年代这种情况开始有所转变,日本提高了本国通信卫星的开发能力。1981年发射的工程试验卫星-Ⅳ(ETS-Ⅳ)是日本自主研制的第一颗通信卫星(comsat)。但是,ETS卫星系列是为了进行技术上的验证和测试,而不能提供运营服务。
1990-003年,日本自主研制了H-2、H-2A火箭、“国际空间站”日本试验舱,且启动了日本侦察卫星计划。但从1994年开始,一连串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失败却影响了日本卫星和火箭的发展步伐。日本航天计划失败的原因很多,涉及的领域很广。其中包括遥感致冷器、远地点发动机,太阳电池阵和通信卫星的失效以及低温一级和二级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等故障。但还未发现因为一个共同的技术问题导致重复的失败。这些问题的多样性表明,日本航天计划的失败不是由于设计上的缺陷,而是普遍缺乏严格精准的测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目前,日本有在轨卫星111枚,数量居俄美之后,排名世界第三。(2010年5月21日)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