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中日产学研合作论坛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

 

  2008年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科学院、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昆山市科技局、周庄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中日产学研合作论坛”在昆山市周庄镇召开。中科院国际合作局邱华盛副局长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中科院副秘书长邓麦村、JST审议官小原满穗以及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健分别致开幕词。


  邓麦村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了飞跃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如何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以及如何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仍缺乏经验。今后,中国还需继续探索适合国情的产学研合作理论、方法和模式,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日本在“官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了许多成效。日本的经验对中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实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目标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小原满穗表示,JST一向致力于促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和转化,JST每年预算达10亿美元,用于“官产学研合作”的资金就占四分之一。日本之前仅在国内开展“官产学研合作”,今后将推进国际“官产学研合作”,此次会议是在国外开展的首个“官产学研合作”活动。他说,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日本产业界已意识到积极开展学科交叉和行业交叉的科学型、开放型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产业界的发展需求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应由产业界主导构建官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在保持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产业界的创新不仅需要技术还必须完善经营和经济性要素,参与以解决问题型的开放创新的改革。近几年来,日本的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转为独立行政法人,创办了一千多家风险企业,目前发展态势不太理想。在制定国家第四期科技创新计划(2011--2015)时,日本将对国外案例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推动日本以民间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活动的发展,保持日本的国家竞争力。


  黄健表示,昆山市正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重点产业、关键性共性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推动全市主导产业走向高端化。在这次论坛上,来自中日两国的专家将共享两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经验,探讨产学研合作的新思路等问题,是一次深层次、高水平的交流活动。希望两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能与昆山市建立全面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有序发展。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来自中科院嘉兴、台州、上海等地的技术转移中心和研究所、昆山市政府和企业、JST和10多家日本企业的代表100多人出席了会议。邓麦村副秘书长在会上介绍了中科院技术转移工作的情况。JST审议官小原满穗、产学研合作事业本部开发主监今成真分别作了题为“日本官产学研合作以及大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产业化开发相关政策及动向”和“从日本产业界的角度看产业化开发”的报告,并介绍了JST支持研究成果技术转移和地方创新的各项计划。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考察了昆山市清华科技园、光电产业园和周庄传感器产业基地。与会日本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的最新研发成果,并与40多家昆山市当地企业代表进行了洽谈。

 

责任编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