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史维会共同主席列国远透过视像越洋参加信浓川全体原告在北京召开的谴责西松的记者招待会。(加拿大《环球华报》)
【中新网2010年4月29日电】 据加拿大《环球华报》报道,北京时间4月27日,加拿大史维会共同主席列国远以视像形式与身在中国的西松信浓川案全体原告及他们的中国代理律师康健,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谴责日本公司西松建设株式会社的信浓川“和解条款”缺乏诚意,且具屈辱性。
史维会的声明指,2010年4月26日,日本东京简易法庭确认了西松公司与部分被强掳至信浓川作业场的中国劳工及遗属达成的“和解协议”。西松公司坚持将日本相关法院认为“中国人请求权(即对日索赔权)已被放弃,可给中国人适当救济”,这一错误判决写入和解条款,并以此作为与中国劳工签订和解协议的前提。对于日本法院做出的明显有悖于法律基本原则的判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公开表明,对日本法院对这一条款(中日联合声明)任意进行解释表示强烈反对,这一解释是非法的、无效的。
作为自1997年开始对西松公司进行索偿诉讼的信浓川作业所有中国劳工受害者代表(即全体5位原告)及部分劳工遗属于2010年3月22日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不应将这一由日本单方面解释中日联合声明(认为中国人请求权已被放弃)的错误结论写入和解条款,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拒绝接受西松公司无诚意及具屈辱性的和解条款。
声明称,西松公司无视本案全体原告及另2位劳工遗属拒绝接受无诚意和解条款的立场,单方面把他们也包括在本次“和解条款”中。作为信浓川案原告代理人中国律师康健,于今年4月19日,代表原告向西松公司发出抗议信,谴责西松公司将原告强行纳入西松“和解”圈的行为,要求西松公司立即纠正这一错误,因此等做法犹如再一次绑架受害人。
从“和解条款”的内容及谈判过程来看,西松公司根本没有与中国劳工和解的诚意,目前所谈的“和解”,实际是拿出一点小钱,封住中国劳工之口;而要中国劳工方面以接受放弃索偿权为代价,换取有救济色彩的金额,历史遗留的重大人权侵害用此方式被抹平。
当初索偿运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钱,而是要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承担侵华期间的严重侵害人权责任,作为抚平侵略战争遗留的历史伤口的重要一步,从而为中日重建互信关系的基础。因此,史维会对于西松的所谓“和解”予以最严厉谴责,并完全支持信浓川案中国劳工全体原告拒绝此具屈辱性“和解协议”之立场。
加拿大史维会和香港惠明慈善基金会除对原告维护尊严之义举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外,决定捐出合共35万元人民币,对他们予以实质援助,力挺他们继续对日本政府及血债企业索偿的斗争。
目前尚未解决的其它12起对日索赔劳工案件的 200多位原告,已于2010年3月26日发表公开信,表示支持信浓案川原告不接受无诚意的“和解条款”及带有救济色彩的“偿金”。这200多位原告也将面对信浓川案原告的情况。
因此,加拿大史维会及惠明慈善基金会亦正筹划方案,发动全球各地华人支持其余12起对日索赔劳工案件的受害人,坚持继续向日索偿运动。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