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共同社927日电】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公开承诺日本到2020年将使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削减25%。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20国集团(G20)第三届金融峰会上,鸠山也谈到了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共同社日前在匹兹堡采访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气候变化领域的负责人基姆·卡斯藤森,请他谈了鸠山的“国际承诺”对《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的新国际框架谈判带来的影响。

  

记者:怎样看待此次的气候变化峰会?

 

基姆:峰会让人看到了年底达成新框架协议的希望。很多首脑出席,是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峰会。

 

记者:怎样看待鸠山首相的演讲?

 

基姆:是非常重要的演讲。选举后立刻在国际场合正式宣布日本的目标。今后将关注鸠山倡议的具体内容。倡议称将增加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至少感到日本想找到解决方案的姿态。欧盟表示如果其他国家进行同等的努力,将把目标从削减20%提高到削减30%。希望日本的目标能成为欧盟提高目标数值的压力。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的举措?

 

基姆: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本身就是很强的讯息。中国已经在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上投入很多资金,此次也明确了削减单位GDP能耗的目标,展现了应对问题的决心。

 

记者:美国的演讲呢?

 

基姆:很失望。本来期待美国作出更多的承诺。谈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紧急性,迅速采取对策的必要性,援助贫穷国家和深受全球变暖影响的国家的重要性。这些都很好,但是奥巴马总统错过了展示宏大蓝图的机会。对于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到2050年削减80%的目标,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高出2度以内的目标应该可以谈得更加具体。

记者:G20上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受到关注,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进展。

 

基姆:资金问题对于推进新框架的谈判很有必要。期待落空了。希望能提出必要的资金规模。发达国家之间没能就提供多少资金,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战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达成协议。资金问题没有解决,要就整个新框架达成协议将变得困难。

责任编辑: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