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2010年2月10日讯】正遭受召回事件影响的丰田汽车公司,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市场的冷酷现实,丰田品牌首次无缘中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而2月9日,丰田公司同时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宣布,召回不同隐患的问题车辆15.7万辆。
销售影响渐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9日公布了2010年1月中国汽车产销情况。数据显示,1月汽车产销延续了2009年12月的快速增长态势,并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当月完成产量161.48万辆,销售166.4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和17%,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3%和124%。
其中,1月份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依次是:F3、捷达、夏利、悦动、凯越、QQ、朗逸、骏捷、伊兰特和宝来,共计销售22.1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而长期跻身前十强的丰田汽车品牌首次跌出排名榜。
同期,由于在美国市场的召回规模巨大,丰田汽车销量下滑更为严重。2010年1月,丰田美国销量为9.9万辆,同比下降16%,是1999年以来首次月度低于10万辆。
这反映出丰田近期持续的召回事件已经对销售形成实质性影响,而由于召回和维修存在一定的滞后,事件的进一步影响还有待观察。
丰田执行副总裁佐佐木真一表示,将不惜代价从海外大规模召回问题车辆。他说,以前发生召回事件后,第一个月的销量会减少两成左右,他担心这次影响可能会更大。
日本共同社预估,丰田召回汽车总数量有可能将超过其2009年的全球总销量。目前,丰田正在研究是否要将召回范围扩大至北美、欧洲和中国以外地区,也正与相关国家的部门进行商谈。
《新世纪》周刊援引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的分析认为,丰田汽车此次召回,给竞争对手留下了上升空间,它不仅将影响美国汽车业的竞争格局,甚至会影响全球竞争格局。德国大众汽车,很有可能提前完成超越丰田的计划。
召回事件脉象
迅速升温的召回案,将丰田汽车的质量问题扩大化,舆论影响开始波及多个主要市场。2月9日,丰田公司同时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宣布,召回不同隐患的问题车辆15.7万辆。
当日,丰田在华盛顿宣布,将再从美国召回包括新款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在内的三个型号汽车,共计约15.5万辆。这批车辆需要更新防抱死刹车系统(ABS)软件,但尚不能确定质量“有任何不正常”。
而由于可能存在的刹车系统稳定性问题,丰田宣布在澳大利亚召回自2009年7月起在澳境内销售的共2378辆第三代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
丰田新加坡代理商9日则宣布,尽管新加坡本地目前还没有任何车主投诉其汽车刹车系统存在问题,但仍将召回在新加坡销售的70辆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环保车回厂检修。
丰田此次召回事件最早始于2009年8月的发生在美国的雷克萨斯轿车事故,当时车上一家四口全部死亡,事故原因据悉与油门踏板被脚垫卡住有关。9月底,丰田美国分公司表示,由于驾驶位脚垫可能影响油门的使用,建议车主去掉脚垫,但公司未明确是否将召回这些问题车辆。11月下旬,丰田正式宣布在美国召回426万辆汽车,涉及普锐斯、凯美瑞、雷克萨斯等七种车型。
而在12月下旬,丰田在中国召回4.3万辆汉兰达、普瑞维亚、雷克萨斯汽车。原因是,燃料中含有的硫黄成分,可能会致使发动机的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机油软管内壁产生裂纹,进而引发安全隐患。
进入2010年后,1月22日,丰田再次宣布因为油门踏板存在技术缺陷,在美国召回230万辆汽车。涉及车型RAV4、卡罗拉、Matrix、亚洲龙、汉兰达、Tundra、Sequoia等。
《新世纪》周刊分析认为,接连爆出的召回事件,反映的并不简单的是丰田或日系厂商质量问题,而是汽车业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规模经济与风险控制之间如何取舍与平衡的关键性问题。汽车业旧有的分包模式已经结束,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对以往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汽车企业必须探索出新的模式来适应这种转变。
责任编辑: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