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
中日经济技术研究会 | 北京唐藤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中日通专题

       诚恳真挚的“三顾茅庐”,气势恢弘的“赤壁之战”,催人泪下的“出师表”……23日,日中木偶艺术家们同台献技,在日本“白银周”期间为东京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大型木偶剧《三国演义》。

 

        此次演出在东京练马文化中心剧场进行,由日本影法师剧团和中国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合作完成。演出分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50分钟,内容涵盖了从“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到“出师表”、“五丈原之战”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情节,其中不乏“空城计”、“苦肉计”等日本观众熟悉的精选段落。

 

       据主办方介绍,演出共使用了80个身高1.2米、重5公斤的木偶。这些木偶均由日本木偶创作界首屈一指的艺术家川木喜八郎亲自设计。所有木偶的骨架在中国完成,服装则选用了制作日本传统服饰和服的布料。

 

       要在两个小时内全面展示《三国演义》的故事并非易事。为方便不熟悉剧情的观众欣赏,剧中特别添加了“说书人”的角色。演出时,“说书人”站在舞台一端,交替使用日本古语和现代语,向观众诙谐地解说着剧情和剧中人物。

 

       舞台上还设有大小两块屏幕。大屏幕设在舞台中央,采用动漫等形式播放故事背景,还运用声、光、电等特效再现“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等恢弘场面。小屏幕放在“说书人”的身后,用来提示情节章回和人名。

 

       演出在“说书人”的“伴奏”中顺利进行。在结尾处,“说书人”还向观众介绍了《三国演义》对日本的影响。他说,中国的三国时代正值日本的弥生时代,那时日本国内还没有文字,“后来《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受到百姓的欢迎,人们生活中逐渐出现了很多《三国演义》中使用的四字成语”。

 

       演出结束后,演员带着自己的木偶绕场一周,与观众“亲密接触”。当摇着羽扇的“诸葛亮”快要退到幕后时,观众席上响起了如雷掌声,看来大家都不愿和主角告别。

 

       23日当天,木偶剧共演出两场,观剧人数达到千人,其中成年人占多数。对此,影法师剧团代表山崎靖说,“一般认为木偶剧是孩子们的专利,我们就要挑战这个传统思维,制作老少皆宜的木偶剧”。

 

        由于两个国民假日碰到一起,日本民众在9月可以享受从19日到23日的五天连休,称为“白银周”假期。其间,有不少家庭全家出动来看木偶剧。22岁的长井海雄就是和父母一起来的。他告诉记者,自己从13岁开始读《三国演义》,这次到现场就是想近距离看看木偶的表情和动作。

 

       作为此次演出主办方,成立于1978年的影法师剧团此前已有多次与中国木偶剧团的合作经历,曾演出了《西游记》等经典剧目。

 

       据了解,此次共有8位中国演员参演,分别扮演诸葛亮、曹操、孙权等主要角色。为克服语言关,中国演员们在排练时反复听中日双语的录音,最终跟上了日语台词的节奏。


 
       业内人士认为,这部木偶剧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的典范。它将日本的艺术创作理念与中国的传统剧目和专业演员相结合,让更多的海外观众有机会了解到中国的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大型木偶剧在日本已演出了20年,在美国、墨西哥等国也进行过巡演,全球观众超过150万人次。
 

 

责任编辑:王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