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纽约9月23日电】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包括90多个国家的首脑在内的约150个国家代表出席了会议,希望推动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全球变暖对策新国际框架的谈判。包括日本与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相继表示出积极姿态,会场中各国首脑纷纷表示“希望在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协议”。但是,事关谈判成败关键的美国仍未明确表态,谈判的前景仍然不明朗。
▽日中等国作出积极承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记者会上提到会议成果时表示:“感觉距离保护人类与地球的协议更加接近了”、“日本提出了到2020年使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削减25%,这一政治上果断且时机重要的承诺。”
会议上,中国作为与美国并列的排放大国,表示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马尔代夫共和国表示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降至零。印度也表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积极态度。
潘基文在记者会等场合多次称赞这几个国家的新目标与提案,但是从中亦可窥见新框架谈判正陷入僵局的危机感。距离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国会议仅剩2个半月。最大的担忧是美国方面讨论的滞后,虽然奥巴马总统提到将采取废除化石燃料补贴等新政策,并表明要对后代负责进行减排的决心,却未谈及具体数值目标。会场中有人失望地说:“这是含糊的承诺。”
▽美国未提及数值目标
对于在此次峰会上奥巴马总统在演说中未提及数值目标一事,联合国的谈判人员解释称:“美国曾提出了大胆的目标为《京都议定书》的通过作出了贡献,然而之后却因未获得议会支持而只好最终退出议定书。大概是不希望再次发生这样的事吧。”
国际环保团体绿色和平指出:“日本与中国提出了很大的减排目标,而奥巴马总统连此前提出的数值目标也未提及。在哥本哈根会议时是否能够达成协议仍然很悬。”
责任编辑: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