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鲁迅手书的条幅,将由收藏者寄赠给在仙台的日本东北大学。中国文豪鲁迅曾经在东北大学医学部的前身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生活过,但此前东北大学并无鲁迅手书文物的收藏,因此大学方面对能够获得这一藏品十分珍视,希望以此作为对鲁迅的纪念。(2010年4月4日)
高良真木决定将鲁迅先生送给母亲的挂幅寄赠寄赠给东北大学,
并表示这是对鲁迅先生最好的纪念。(日本新华侨报网图片)
这幅作品原来的主人是日本女性社会活动家高良 Tomi女士(1896——1993)。高良 Tomi女士是日本第一个女博士,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好友,致力于男女平等与和平事业,是日本战后第一个女性参议院议员。
高良 Tomi女士年轻时代的学位照。(日本新华侨报网图片)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高良 Tomi女士也曾担任日本军国主义组织大政翼赞会的代表。
日本《河北新报》4月3日曾刊载文章谈到鲁迅与高良 Tomi的交往,称“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高良对此持反对意见,因此于1932年1月前往上海,与中国文化界人士会面交流。当时在上海的内山书店有一个中国文化界人士的沙龙,书店主人内山完造介绍鲁迅与高良认识。
鲁迅当时因为反对国民党体制而受到追缉,正隐迹于日本人之中。他和高良一起吃饭,避开对政治问题的讨论,仅仅谈论对在日本学习生活时代的怀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1月10日左右,鲁迅写下这一条幅,通过内山赠予高良 Tomi女士。
这幅作品是四句七言汉诗,前两句追怀中国人民的牺牲,后两句讽刺在国难中对处无能的国民党政府。七十余年间,高良家族始终珍藏着这件条幅。
高良 Tomi的女儿高良真木(画家)与高良留美子(诗人),去年和曾与高良 Tomi关系密切的中日友协相关人士会面,讨论后,决定将这幅作品寄赠东北大学。高良真木表示“母亲和鲁迅仅仅一次见面,就蒙赐条幅,他们大约是有共同的理想吧”。高良留美子表示,“希望能对母亲的足迹和时代背景有更多的理解”。
东北大学名誉教授阿部兼也对这一条幅进行了学术上的评价:“目前日本所存鲁迅所写书信并不少,大多是出于中日友好的目的而发自中国,这样直接寄赠的书法作品就很少。”
东北大学副学长北村幸久表示:“万分感谢,必将认真进行保存和展出,以传之后世。”
责任编辑:友兰